法治安徽网讯 伏天,雨后的太阳格外灼人。7月20日,一份清凉的礼物——西瓜被送上了郑蒲港新区各防汛点,在炎炎夏日为防汛人员来来一份清凉与温馨。
而这些西瓜今天早上还安静地躺在郑蒲港新区姥桥镇姥桥社区蔡庄自然村的西瓜田里,成为蔡庄自然村贫困户陈正好心头的压着的“重石”。
“多亏了党和政府帮忙,不然这田里3000多斤西瓜,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说这话的,正是陈正好。
采摘西瓜、现场称重、搬上货车、运往防汛点......7月20日一早,陈正好一家就忙得不亦乐乎。他激动地指着地里说,“没想到,自家种上的西瓜,还能为防汛做点贡献。”说完,他转身又蹬上小三轮回到田里,“乘着难得的晴天,要将地里的西瓜都收上来。”
2007年,陈正好被查出患有重症肌无力。干不了重活,作为曾经家中“顶梁柱”他,就等于没有了收入,再加上昂贵的医药费,这对一家人来说确是不小的打击。恰逢这一年,女儿出生,欣喜的同时,却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为了扛起家庭的重担,陈正好的爱人叶光红一个人承包了30亩田地,种植水稻、小麦和西瓜。“水稻的收成还没上来,这个夏天全家的收入就系在田里这些西瓜上了。”
“4000颗西瓜苗,都是叶光红一手摘下去的。雨一直下,看着七八亩的西瓜地,我心里也急得架不住。”为了西瓜地里的收成,姥桥社区驻村工作队队长陈迎梅一直帮忙联系销路。这与正想为防汛一线送物资的热心企业家马鞍山市力友广告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晟一拍即合。
“陈大爷,您家有多少西瓜我们都要了,别担心!”正在帮忙称重的周晟不时的安慰陈正好一家,并叮嘱陈正好采摘西瓜时小心身体,可别伤着了。
“不着急,不着急。看到你我心就定了!没想到,我们种下的西瓜还能为防汛做贡献。”握着周晟的手,陈正好乐进了心坎。
一头牵着贫困户,一头牵着防汛一线,周晟按照8角钱的市场价,自掏腰包买下了3000斤西瓜。“没想到自个儿能牵起了红线,既安了贫困户的心,也为防汛贡献了一份力。”周晟告诉记者,下一步,他还要送些其他物资到防汛一线。
( 任德玲 刘明培 丁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