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破圩前500余户群众安全撤离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0-07-28 09:24:19

7月26日,张瑞文远远地站在高处,看着不久前走过的地方淹没在一片汪洋中,分不清哪里是田,哪里是埂,曾经作为“据点”吃盒饭、吃泡面的村委会,也只剩下二楼的旗杆,心里不由得一酸。他盼望着水快点退去,连河村的村民们也好早点回家。

受连日大雨的影响,庐江县的防汛形势格外严峻,几乎所有力量都投入到这场防汛战役中,庐江县检察院的年轻干警张瑞文也是,和他一起的还有来自该院“防汛突击队”的其他6名党员干警,他们与洪水赛跑,赶在破圩前协助转移500多户群众。

不落一户 不漏一人

“水位已经达到13.36米了,随时有破圩的危险,连河村现在情况危急,我们需要立马到现场协助群众撤离。”7月21日午时,庐江县检察院收到命令,立即组织7名党员干警组成突击队,奔赴同大镇,协助开展撤离工作。

“到达村里以后,看到大堤的水位比村里高出很多,第一次切身感受什么叫危险一触即发。”90后检察干警张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突击队成员立即入户,挨家转移疏散群众。

眼看着水位越来越高,可有群众舍不得积攒了大半辈子的家当,很多老人不愿理离开老宅,放不下饲养的家禽牲畜,转移疏散工作一度陷入停滞。

因为参加过2016年的防汛工作,面对这些情况,干警张瑞文处理起来更有经验。“大爷,现在情况危急,您可不能再犟脾气了,我们带您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儿子和媳妇都联系上了,等着您呢。”大家一遍遍地劝解,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组织群众安全转移。

从7月21日下午2时许到晚上11时,7名检察干警分别对连河村500多户和南闸村西沙第七八九村民组的75户居民进行了两次拉网式入户劝导疏散,保证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突发决口 千钧一发

7月21日晚8时许,张锐所在的工作组在完成疏导工作,进行二次排查时,发现之前劝导过的高大爷一家迟迟没有动身。原来高大爷老伴听力不好,身体孱弱,行动不便,不愿意离开家,并认为大坝不会有危险。情况危急,张锐赶忙找来高大爷儿子电话。接到电话后,其儿子第一时间从合肥赶回家,和干警们一起反复劝导,排除老人的思想包袱,打消其顾虑。听到大家的反复劝解,老人最终点了点头,几位干警立即把老人抬上车,并帮其封存好家中物品。

村里也有部分老年人待子女离开后就闭门不见,这给排查工作造成了很大困扰。7月21日深夜,连河村一名五保户迟迟不肯离家,怎么劝都不行。次日凌晨5点不到,检察干警们再次来到这位五保户家。“这里很危险,你放心跟我们走,我们一定保障你的安全。”“我不走,这是我的家。”面对眼前这位固执的村民,大家只好反复工作。两个小时后,他终于同意撤离。

张瑞文刚刚安置好这位五保户,连河圩突发决口,此时的他正在距那条漫堤破口的埂上不远处休整。“那一瞬间,所有人都在拼命奔跑。”

当时,张锐所在的工作组正在南闸村开展第三次入户摸排,准备劝导转移一户未撤离群众时,突然接到连河圩已破,所有人员迅速撤离的通知,他们迅速带着撤离的群众,跑到公路边,拦下一辆沙石车,带着群众向高处转移,并沿途救援正在撤离的群众。“那一瞬间真感觉是在和洪水赛跑,在死神手上抢人,还好我们跑赢它了。”张锐说。

齐心抢险 检徽闪耀

庐江县检察院负责劝离群众的连河村在决口的正下方,破圩后,连河村成了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谢谢你们,实在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们恐怕就不是在这车里了。”撤离车上,得知破圩消息的群众连声感谢。

“每次劝离,老百姓虽然不情愿,但总会说一句,我知道你们是为我们好,谢谢你们。”张锐说,虽然劝导的过程很费劲,但是想到自己把大家带到了安全的地方,心里也就只剩下安慰了。破圩之前,庐江检察干警负责区域内的500多户居民都已经安全撤离。

提起当时的情况,张瑞文除了后怕,更多的是庆幸。“提前半天开始疏散群众为我们争取了撤离的时间,如果是头天晚上破圩,我们将损失惨重。”

现在,这支检察防汛突击队又继续深入到同大镇其他村庄,劝导疏散群众。队里58岁的老党员朱绍明坚持要继续跟队。他说:“在退休之前,我也要发挥余热,为防汛工作尽一份力。”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蒋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