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筑牢法治根基 谱写发展新篇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0-07-31 09:32:56

曾先后两次捧回国家社会治安最高荣誉奖——长安杯,并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生态县”、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届和第三届“全国法治县区创建先进单位”、安徽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这是霍山县近年来给出的成绩单。

解析“霍山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这与霍山县狠抓普法依法治理,加快“法治霍山”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分不开的。特别是2016年“七五”普法以来,霍山县始终将法治宣传教育贯穿、服务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地方、基层和行业依法治理扎实推进,为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文明育县“五县战略”,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石。

A 完善工作机制 在强基固本上“出实招”

为了确保《“七五”普法规划》落实到位,更好地服务于霍山县“十三五”发展目标,霍山县在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普法机构,落实普法责任,完善考核制度上下功夫,确保“七五”普法暨“法治霍山”建设保障有力。

▲组织新任领导干部进行《宪法》知识培训

健全普法机构。成立以县主管领导为组长,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30多个单位为成员的高规格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计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检查和服务全县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健全重点对象学法制度,组建过硬队伍,从各部门遴选28名业务骨干组成县普法讲师团,精选66名业务精、能力棒的同志为全县79所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招募普法志愿者200余人,充实普法联络员队伍,作为各乡镇各单位落实普法工作任务的重要力量。

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职责。先后出台《霍山县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细则》和《霍山县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政主要领导每年年初和年底听取工作汇报,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重要活动亲自参加。

实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执法司法与普法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执法和司法部门的行业职能优势和主导作用,全面推行普法工作任务清单制度,每年初县政府与各乡镇各单位都要签订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责任书,结合各单位工作职能,下达重点普法内容,各行业、各单位在管理、服务过程中,结合行业特点和特定群体的法律需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宣传工作贯彻到每一次执法司法行为当中,不仅扩大了普法工作覆盖面,而且增强了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实效性。

强化督查考核。按照五年综合考核、每年年度考核的要求,县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普治工作考核奖惩办法,每年安排两三次法治督查和工作检查,在全县表彰会上与经济工作同奖惩。同时,县人大、县政协每年对重要法律法规宣传及执法情况进行检查,有力推动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轨道。

B 坚持精准普法 在重点对象上“下真功”

在“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中,霍山县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重点突出,引导干部群众联系各自的工作、生产、生活实际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并注重在“特”字上下功夫,在“深”字上做文章。

送法进机关突出“实”字。霍山县先后建立和完善了新提任领导干部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法治理论考试制度、行政执法人员法治轮训考试制度、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并在这些制度的落实上狠下功夫。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年度集中学法不得少于5次,县委理论中心组、县政府均制定了学法制度和年度学法计划。

▲法治宣传进校园

送法进乡村(社区)突出“全”字。村(社区)是普法宣传的一个重要领域,霍山县在完成上级“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创新“自选动作”。每个村(社区)按照“五个一”,即一个法治宣传橱窗、一个法律图书角、一支法治宣传教育队伍、一套居民学法制度、每季度一次义务法治宣传活动的标准开展了全方位的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与此同时,各村(社区)还设立了调解委员会、公共法律服务联系点等机构,专门为农(居)民提供了“享受”法律、“消费”法律的绿色通道。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8个、市级12个、县级62个。

送法进学校突出“延”字。在整个普法宣传过程中,霍山县把法治教育内容延伸到地方教材体系当中,做到计划、教材、师资、课时“四落实”的同时,还推出了“未检云课堂”、模拟法庭、案例讲解等一系列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格局。到目前为止,全县建有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4个,创建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4所。

送法进企业、单位突出“带”字。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行业指导的原则,霍山县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部门的作用,通过开展相关法律知识培训、讲座等活动,带动了企业和单位学法用法的良好风气。另外,该县还创新法治宣传方式,在各单位每年的迎春晚会中都安排一些反映法治内容的节目,将《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法律知识宣传到企业每个职工,寓教于乐。

C 强化阵地建设 在智慧普法上“使真劲”

“七五”普法期间,霍山县在抓好“法律六进”等普法“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还密切联系实际,大胆尝试,开拓创新,努力打造普法新亮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和欢迎。

▲法治宣传进乡村

首先是整合公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形成法律服务集群。组织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投入到维权公益活动中,设立“老人、妇女、儿童维权岗”,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帮助。其次是动员各单位力量,利用法治宣传长廊、设置法律咨询台等形成街头法宣阵地。在机关门前、主要干道两侧、商业聚集区等设置法治宣传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面对面地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教育。三是整合文化资源,丰富法宣载体,形成法治文化阵地。开通“法治霍山”手机台、QQ群和霍山普法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各种法治宣传及志愿者活动,法律条文及法治案例,图文并茂,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法律知识。同时,该县还充分利用客运车辆的流动性,在出租车尾屏和城区公交车及乡镇客运车辆上添加法治元素,流动地开展法治文化宣传。编印“七五”普法宣传手册——校园篇、家庭篇、禁毒篇、农村篇、机关篇、单位篇、社区篇、企业篇,制作普法宣传手袋、纸杯、抽纸、雨伞、宣传画等,免费发放给群众,广泛传播法治文化,深受群众喜爱。四是打造法治文化精品。本着因地制宜、资源共享、彰显特色、环境协调、量力而行的原则,投入50余万元将文峰公园融入法治文化元素,增添法治文化景观,建成“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霍山县法治文化广场。同时,围绕这一中心,沿318线和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根据各乡镇的建筑风格,结合各乡镇“美丽乡村建设”,融入法治文化宣传内容,积极建设乡、村法治文化公园、广场,让群众学法休闲两相宜,在游览中了解法治、在参与中感悟法治,逐步培养“法律生活化,生活法律化”的理念,实现了法治文化精神的有效传播,形成了具有霍山特色的法治文化宣传风景线。目前,全县共有市级法治文化示范点3处,县级法治文化示范点14处。

春风化雨,法润霍山。一项项普法举措的贯彻落实,一个个法治宣传阵地的搭建,一条条法治理念的传播,为“法治霍山”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如今,在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下,一个平安、和谐、稳定、发展的新霍山,正阔步向前迈进……

程普 杨谋红 许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