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傍晚,涡阳县石弓镇神桥村里,结束一天劳作的村民们来到法治文化广场,拉拉家常、锻炼身体……好一派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图景。
涡阳县司法行政干警购买贫困户农产品
然而,就在几年前,神桥村还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落后村。走在村里,道路不平、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不少贫困家庭还住在危房中,吃穿都没有保障。直到2013年,涡阳县司法局面向神桥村开展对口帮扶,从村民需要的事情抓起,从村民急切的需求做起,把村民当亲人,用真情暖民心,才成就了神桥村如今村美、业兴、民富、人和的新景象。
昔日落后村刷新颜值
“还是干净好啊,看着村里现在恁美丽,我比吃碗肉还高兴。”7月28日,神桥村74岁的脱贫户高仲云笑着对记者说,“村里盖了凉亭,路修到哪里,花就栽到哪里,我一看到就开心。”
近年来,作为神桥村帮扶单位,涡阳县司法局积极配合镇、村争取项目资金,围绕“村容整洁”目标,以“整脏治乱”为抓手,扎实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硬化村组道路9.2千米,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自来水通到了家门口;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16盏;11个村民小组全部实现了广播电视“户户通”、移动电话全覆盖。全村基础设施逐步趋于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村子美了、村民乐了。随着村容村貌的明显改善,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不断增强。“以前挑一担水要走10多分钟,现在自来水通到家里,非常方便,水质也安全。”村民刘永亮对此深有感触。
消费扶贫促持续增收
“今年受疫情影响,家里养的鹅、兔子都不好卖。多亏了咱司法局领导的帮忙,给俺解决了销售的难题,叫俺说啥好呢,太感谢了!”神桥村村民刘玉强感激地说。
7月7日,涡阳县司法局党组带领60多名党员干部到神桥村开展“消费扶贫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题”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自愿购买对口帮扶贫困户的土鸡蛋、兔子、辣椒、洋葱等农产品,以实际行动缓解贫困农户的农产品滞销压力。
据涡阳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涛介绍,今年以来,涡阳县司法局始终坚持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手抓、两手硬”,从细微处入手,持续改善贫困户生活。
法治护航脱贫成色足
近年来,结合自身职能,涡阳县司法局创新开展法治扶贫“五个一工程”,即赠送一袋法律扶贫资料、开辟一块法律扶贫阵地、每季度举办一场报告会、举办一场文艺演出、开展一个专题活动,帮助贫困群众了解法律法规和扶贫政策,引导他们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法治扶贫”助推脱贫攻坚,为脱贫攻坚加油提速。
“现在我们村群众法律意识提高了,村民之间纠纷少了,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了,大家都是一门心思搞经济,努力脱贫致富奔小康。” 神桥村党总支书记罗平说。
“脱贫攻坚离不开法治护航。脱贫收官进入关键时期,涡阳县司法局将努力提升群众的法治思维能力、依法办事定力、内生发展活力、崇尚新风动力,全方位提高贫困人口素质,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陈涛表示。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马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