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向洪流挺进 为党旗增辉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0-08-10 09:19:39

编者按:

这一年的夏季,因为经历了史上最长梅雨季,变得不寻常。连日来,安徽司法行政人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不能忘记,在倾盆大雨中,那一张张坚毅的面孔,主动请缨、抢固堤坝;不能忘记,在滔滔洪水中,那一个个挺拔的身影,转移群众、日夜不休;不能忘记,在泥沙石流中,那一双双有力的双手,运送物资、临危不乱……

8月4日,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巢湖水位在连续超警戒水位40天、超历史最高水位16天后,首次降至12.8米。与此同时,8月5日,省司法厅联勤指挥中心发布,截至当日8时,白湖水位12.05米,超保证水位0.15米;九成水位15.93米,超警戒水位0.93米(保证水位16.80米);南湖水位12.55米(警戒水位13.10米)。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其他单位汛情正常,监所单位监管秩序正常。

▲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姜明在白湖监狱督导防汛工作。

虽然防汛形势总体向好,但防汛抗洪须臾不能松懈。7月21日和29日,省司法厅在联勤指挥中心接连召开防汛抗洪调度部署会,传达学习贯彻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姜明在会上指出,要把防汛救灾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抓紧抓实抓到位,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深化思想认识,强化担当作为,全力确保人员安全、监管安全、度汛安全、防疫安全。

堤下洪峰奔涌 堤上红旗猎猎

“我宣誓,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28日上午,白湖监狱管理分局西大圩堤坝上,民警职工组成的“守堤人”队伍,脚踩大坝、肩扛责任,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党旗下的誓言,他们用行动去践行。宣誓结束,一个个奔赴各自的责任段,巡堤查险除险。

手把红旗展,抗洪砺初心。面对严峻的防汛压力,我省司法行政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勇挑重担,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抗洪抢险一线高高飘扬。

▲白湖监狱管理分局民警职工在堤坝上搬运沙袋。

九成监狱管理分局22公里湖堤上散布着11个防汛值班点,每个值班点板房外,都竖立着一面鲜艳的党旗。党旗所指,心之所向。“岗位就是战场,上岗就是战斗,来到大堤,就要认真履职。”该单位狱政管理科科长石圣华说道。石圣华参加过2016年那场艰苦的防汛任务,深知巡堤查险的重要性。从日出到日暮,石圣华带领值班队员朱琦等人,沿着堤脚,一遍遍地来回巡查,查看可能出现渗漏的地段,消除隐患。

▲阜南县司法局副局长李姝坐船向蒙洼地区运送物资。

7月20日,天气放晴,九成监狱管理分局62岁的退休民警杜国在巡堤时,发现内堤脚平台上有几处积水,他立即报告责任点领导,并带人挖出一条导渗沟,填满碎石加固,为大坝及时导出积水,“锁”住泥沙。“你们看看老杜开得沟,沥水快,沟型标准……”责任单位党支部书记汪振华由衷赞叹。杜国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老兵,饱经历练。“我年纪大了,睡眠比较少,由我来守夜班吧。”这是他在防汛抗洪中提出的唯一要求。夜间巡堤,难度要比白天大得多,既要忍受蚊虫的攻击,视线也不好,只能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深一脚浅一脚前行。一轮巡下来,身上满是汗水和泥水,老杜却不觉得累,“我一个当过兵的,哪有怕吃苦的?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

红色,是炽热的颜色,是奉献的象征。“我是党员,我请求参加抗洪!”7月24日晚,淮南市司法局抽调人员上堤防汛的集结号一吹响,局机关及直属单位近200名党员干警职工纷纷请战入列。25日一大早,连夜成立的淮南市司法局抗洪抢险突击队,火速列队集结,队员们个个精神饱满,携带前一晚紧急采购的装备,直奔潘集区平圩镇卢沟村至刘余村段防汛一线。“我们身后是万顷良田、几十万居民和煤电气基地,我们要构筑铜墙铁壁,人在堤在!”队员们喊出了誓与大堤共存亡的决心。

▲省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积极协助受灾居民转移。

他们披上雨衣再套上救生衣,手拿铁锹昼夜巡堤……腿脚酸、喉咙哑、眼圈红、衣服粘身,但战斗热情丝毫不减。连日来,他们持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让党徽警徽熠熠闪光,感染着周围的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巡堤查险的附近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说道:“看到了司法局的旗帜,我们就看到了信心!”

这支由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的淮南市司法局抗洪抢险突击队,还是一支由60、70、80、90后组成的“全年龄段”队伍,首次组建,但能征善战。放眼望去,长长的大堤上,那一抹抹乘风破浪的“司法蓝”,向水而行义无反顾。

他们是钢铁战士,守护了堤坝的平安;似一束阳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又似温暖使者,驱散了群众的焦虑。

▲九成监狱管理分局退休民警杜国挖出一条导渗沟。

裕溪河沿线是含山县抗洪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7月26日下午,接马鞍山市委组织部通知后,市司法局党委、市律师行业党委决定组建以党员律师为主体的全市律师行业防汛救灾突击队。各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共选拔了38名突击队队员参战。

7月27日7时,突击队队员驰援含山县林头镇仙鹤村。突击队员们冒雨作业,有的积极配合人民子弟兵装土包、填沙袋,加固大堤;有的3人一组,紧盯易出险区域,开展不间断、全覆盖、拉网式巡查。到了中午吃饭时间,队员们或站立或席地而坐,快速解决午饭,半步不敢离开大堤。快速填饱肚子,大家互相打气,“加油!”一句鼓舞的话胜过千言万语,一个信任的眼神传递着正能量。

前线奋勇抗洪 后方温暖守护

7月29日,省司法厅装备财务保障处会同省监狱管理局财务装备处,成立工作组,赴白湖监狱管理分局、青山监狱、庐江监狱和潜川监狱等4个单位,督查防汛物资储备。工作组要求各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理念,细化完善防汛物资保障应急预案,真正做到有备无患、万无一失。

你在前方战斗,我在后方守护。在这场众志成城合力抗洪的战斗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搏风击雨的坚强脊梁,看到了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还看到了休戚与共的责任担当。

▲无为市司法局泥汊司法所副所长李学梅组织人员转移行动不便的90余岁老人丁某。

7月20日,淮河王家坝水位超过保证水位,按照国家防总的指令,王家坝闸正式开闸,向蒙洼蓄洪区内泄洪。阜南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大队工作人员进驻曹集镇姑嫂庙庄台,服务转移后的群众。

初上庄台,工作人员对姑嫂庙庄台的居住人口进行全覆盖摸排,经逐户走访,确认庄台实际居住38户66人,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保障庄台上每位群众的生活是工作人员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救灾物资的发放一丝不差,工作人员邀请一名庄台上生活的群众担任监督员,进行全程监督。

大灾之后防大疫,卫生防疫工作一点也不能马虎。工作人员发动党员每天对庄台卫生进行清扫,姑嫂庙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看上去心旷神怡。另外,工作人员还发挥普法优势,对下水捕鱼的及时劝阻、在临水路口插警示标牌、把《蒙洼蓄洪安全“十注意”》发放到户,排查险情一个不漏。

在庄台上生活的群众杨大成说:“工作队的作风真踏实,每个人家里啥情况记得清清楚楚,每次物资发放都登记得明明白白,所有的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我是真佩服!”

王家坝开闸以后,淮河水位淮南段迅速上涨。淮南市田家庵区司法行政干警闻“汛”而动,很多人冲在了一线。而在后方阵营,有一个默默服务的特别身影,她就是怀孕7个月的泉山司法所干警孙艳。“准妈妈”孙艳挺着大肚子,发放宣传物资、宣讲抗洪知识、积极筹备物资、做好后勤保障。同事劝她休息,她却说:“我身体不方便,不能上前线。看着大家为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都冲锋在前,我也不能闲着……”

风雨中坚守的“铿锵玫瑰”格外动人。无为市司法局泥汊司法所副所长李学梅在安置点清点人数的过程中,发现90多岁的老人丁某迟迟未前往安置点。原来,丁某常年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儿子去世,两个女儿以外嫁为由多次推脱赡养责任,这些年丁某一直随儿媳妇张某居住。在这个节骨眼中,如果丁某不转移到安置点,一旦水势继续攀升,后果难以设想。

▲明光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帮助转移群众搬运财物。

但安置点的条件可能无法满足丁某的生活所需。为此,李学梅询问丁某本人的诉求,原来老人希望与女儿同住。李学梅赶紧联系丁某的两个女儿,通过普法释理和道德感化,丁某的大女儿总算同意将老人接回家中。由于当时交通不便,细心的李学梅请人帮忙给老人清洗干净,并联系车辆将其送往大女儿家中。

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夜色已深,家住泥汊社区老街的八旬老人宋某向李学梅诉说着“苦水”。虽然社区干部多次动员他们前往安置点,可他本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伴又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子女也不愿前往安置点照顾他俩,可谓是左右两难。忙了一天,李学梅早已口干舌燥,可老人的问题不解决,她无法安心。于是,她联系宋某的儿子,发放《履行赡养扶助义务告知书》。经过一番劝说,子女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答应到安置点照顾老人,这才解了老两口的后顾之忧。

深夜十点,所有群众都已转移到安全地带,大家如释重负,但李学梅提醒道:“大家不能掉以轻心,晚上我们还要进行核查,防止部分群众擅自返回。”在她的激励下,队员们又开启了新一轮核查。

坚定必胜信心 服务灾后重建

在全省监狱戒毒系统防汛最为关键、最为吃劲的关头,李锦斌、李国英、姚玉舟等省领导亲临白湖监狱管理分局等合肥区域重点防汛单位,了解巢湖兆河水情汛情,督导检查防汛救灾工作,副省长王翠凤督查指导省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防汛救灾工作,慰问一线干警职工,极大地提升了全员士气和信心。

7月29日,姜明在省司法厅防汛抗洪调度部署会上要求,要把握目标方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科学调度,加强统筹,果断决策,及时处置,全力确保监所民警职工、服刑戒毒人员生命安全,确保国有资产财产不发生重大损失,确保白湖、九成分局、南湖戒毒所等重点防汛单位不发生重大险情。要坚定打赢决心,进一步强化做好打攻坚战、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保持高度警觉,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完善应对预案,提高科学化处置水平,尤其是白湖西大圩要做到严防硬守,誓死不退。要落实工作措施,严格落实巡堤查险措施,增加巡堤查险人员力量,加大巡堤查险频次,确保查找隐患细而又细,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为有效应对和处置险情赢得时间、赢得主动。备足石料、设备等各类防汛物资,确保满足应急抢险需求。要压实层级责任,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坚持分级负责、分段负责工作责任制,确保所有的险工险段都有领导包保,把责任压实到每个岗位,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加强指挥中心调度和警务督察,确保防汛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政令警令上下畅通。要统筹推进工作,围绕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司法部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厅年度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优化推进路径,加快工作节奏、提高落实速度,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优质高效完成。

▲马鞍山市律师行业防汛救灾突击队队员在堤坝上站着用餐。

多地司法行政机关已行动起来,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服务灾后重建。池州市司法局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涉及受灾对象的法援案件,优先指派专业律师承办;对因灾受伤的农民工、行动不变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电话预约上门服务。同时,积极排查因汛情引发的矛盾纠纷。7月22日,青阳县法援中心组织法援律师前往庙前镇庙前村,就一工地建筑垃圾被暴雨冲进村民田地,导致村民财产损毁事宜,帮助村民与工地达成赔偿协议,有效维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也为该工地顺利复产化解了障碍。汛情期间,池州市、青阳县两级法律援助机构共计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523件,挽回经济损失276.73万元,有效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为全市取得抗洪胜利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另外,池州市结合“一村一法律顾问”等活动,通过安徽政务服务网、安徽法网、12348法律咨询热线等平台在线解答,并推送与灾后恢复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发放“民法典与生活同行”挂图,“法律明白人”读本、农民工维权手册等宣传资料,共计1000余份,有效提升了灾民对法律援助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黄山市徽州区司法局发挥“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的作用,发动这两支队伍走村入户,为受灾群众普及《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详细讲解地质灾害等相关赔偿规定;密切关注群众思想动态、生产生活,对矛盾纠纷进行摸排,及时发现并调处纠纷,筑牢基层矛盾纠纷调处“第一道防线”;畅通信息渠道,制作并推送洪灾过后卫生防疫相关措施,全面预防灾后传染病发生,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巢湖市司法局面向临时安置点的受灾群众,开展专项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辖区内各司法所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走进临时安置点,引导群众服从防汛救灾工作安排部署,认真解答群众法律咨询,有效引导他们释放压力,缓解焦虑情绪,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乌云遮不住太阳,大江大河大湖最终都将归于平静。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广大干警、法治工作者坚信,只要听党指挥、奋勇拼搏、同舟共济,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洪水阻击战!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杨芳 苏传君 艾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