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从8月18日枞阳县召开全县建制村“村村通公交”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全县48个不通公交车建制村,8月20日前除了个别建制村因一些特殊原因外,其他各村开通;8月30日前全面运行,实现枞阳县城乡公交全覆盖,成为我省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率先县之一。
该县县委、县政府把村村通公交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县财政特别紧张情况下,仍然挤出资金优先发展公交。县交通运输局积极努力作为,学习和探索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做法,2018年就开通了多条农村公交班线,在全省都处率先,2年来的运行经验,为全县建制村全面开通公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制定了符合枞阳的实际措施。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村村通公交”工作组织领导,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兼任。二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积极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倡导文明交通、绿色交通理念,引导民众低碳出行、公交出行的良好习惯。三是做实方案,完善政策。各乡镇政府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把建制村“村村通公交”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四是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建立了工作调度,制定了线路图、时间表,倒排工期,做好公交车型选定、线路走向、公交站牌设置、票价核定,排查线路开通前各种隐患。五是强化督查,严格考核。由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对建制村通公交工作组织检查验收和总结,并组织不定期督查和专项检查,通报结果,并纳入年度工作考核。
(通讯员 钱立彬 黄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