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在郎溪县涛城镇乐村,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位四十来岁皮肤黝黑、头顶光亮的农民,他整日披星戴月地忙碌在田间地头。也许是外貌特征酷似童话片中的“光头强”吧,不知从何时起,当地的人们都叫他“光头强”了。其实,他有自己的本名:涂世银。一个曾经在温饱线挣扎的普通农民,如今靠着党的好政策指引下,在当地政府和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他抓住机遇大力种植再生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让当地人刮目相看,成了人们心目中别样的“光头强”。
与当地许许多多的农民一样,出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涂世银,自然也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他家是上有老下有小,人人都要张口吃饭。一年下来,几亩地的收入远远不够开销。一旦家里遇上花钱的大事小情,还有邻里乡亲婚丧嫁娶什么的,他经常为掏不出钱来而犯愁。做为家里的顶粱柱,迫于生计,涂世银只得带着妻子外出去打工了。
涂世银为人厚道,头脑活络手也巧。他摆地摊、做烧烤样样都能拿得起。小本生意,虽无大闪失,但风餐露宿,居无定所,站在街头巷尾,他和妻子饱尝了寒冬酷暑的滋味,更是沒少遭到城管人员的批评与责怪。辛苦不说,可一年到头,除去吃喝,也剩不下几个钱。 与所有出出打工人一样,在外闯荡的涂世银总有一种居人檐下、沦落他乡的凄凉感觉,每当夜幕降临时,无不思念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经过一番思考后,他毅然决然地带着妻子回到了老家。回到老家后的涂世银,自然又操起了种田的老本行。种什么能赚钱呢?正在他苦苦寻思的时候,当地政府和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推广一种两收、省工省力、还生态环保、经济效益好的再生稻。听说不仅有公司免费的技术提供,还有当地政府的资金补贴……咦,这倒是一桩不错的种植模式,何不试试看? 听说再生稻中有一个品种叫“再生香”,它高产、米质香浓,很有市场前景。起初,涂世银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2016年,他在自家几亩承包田里种植了“再生香”。他和爱人从春忙到夏,从夏忙到秋,没日没夜的干。俗话说,一份付出就有一份回报,这一年,涂世银种植的“再生香”喜获丰收。他们夫妻还把稻谷加工成大米,卖给周边乡邻,让每一个种稻人都尝尝“再生香”的好滋味。“再生香”因为色泽雪白、入口柔软,特别是有一种茉莉花的香味,深受食用者喜爱。消息传开后,他涂世银这个“光头强”家的“再生香”大米,很快就被闻讯而来的远近人抢购一空。 尝到甜头的涂世银,第二年便扩大了种植再生稻的规模。在上年的基础上,他家通过租赁了形式,又增加种植了70亩水田。聪明好学的“光头强”,可谓是乘胜而进,对田间管理他还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经验。你看,今年他家的100亩再生稻,就是比别人家的长得壮实,穗子又长,到了秋天,一派沉甸甸的丰收景象十分喜人。对于那些前来参观取经的人,涂世银总是毫无保留地仔细讲解,为的是帮助大伙共同走上种植再生稻致富的新路子。
具有商业头脑的涂世银,并不满足“再生香”在本地的销售,他抓住网络这一高科技,利用微信,通过互联网把他的“再生香”大米销往了全国各地。 如今的涂世银,虽说还是一个农民,但他可不是以前的“光头强”了,他开上了高级小轿车车,住上了漂亮的小洋房,让父母双亲幸福地安度晚年。他的两个孩子哩,也都在县城里上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是蒸蒸日上、喜气洋洋。涂世银,好一个会种再生稻的“光头强”,一个让当地人羡慕的新农民。
(叶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