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读写笔记两则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0-09-25 09:32:08

□程天歌
 

文森特·梵高和我的书架

《渴望生活》和《亲爱的提奥》,这是我书架上认识的梵高。

梵高很执着。梵高很疯狂。梵高在乡下吹风、在太阳下暴晒。他画水车和麦田,他画一群乌鸦盘旋着飞。梵高有绘画像火。

梵高的《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创作于1889年,当时他正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疗养。画作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提到梵高,我以前大概会想到他那《向日葵》一样火一般燃烧着的热情,然而这热情在我看见《星月夜》以后,又得到了新的诠释。

读过常涛女士翻译的《梵高传》以后,我对梵高的生活经历也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幅创作在圣雷米的精神病院中的画作,带给我的是前所未有的宁静感,就仿佛他画中的夜空一般,仿佛一条无比安静、潺潺流动的河淌过,令我想起了我年幼时晚上坐在母亲的电瓶车后座上,透过母亲的发丝看路灯那丝丝的光圈。

然而梵高究竟还是梵高,在这宁静的河面下隐藏着的仍然是他热情无比的内心,于是这幅画也被赋予了一种奇妙的动感,就好像这河流是确确实实在流动的一般,流进每一个看过这幅画的人的内心。

海明威就像单程车票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得奖作品是《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里,渔夫桑提亚哥被大鱼拖了一天一夜。海明威描写老人的精疲力尽,却写道“拉呀,手啊,他想。站稳了,腿儿。”是的,茫茫的海不能迷失其中。海明威用小说的对话来“展示”,在命运的海洋里,要做的是什么。

《老人与海》也写温情,老渔夫家“墙上一度挂着幅他妻子的着色照,但他把它取下了,因为看了觉得自己太孤单了”。这是挥不去的命运。每个人在路上,每个人有自己的守望。

同样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哥伦比亚作家,《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说过:海明威的所有作品都洋溢着他那闪闪发光、但却瞬间即逝的精神。

海明威用一个渔夫和鲨鱼象征了人和生命的境遇。在年轻时奔向战场的海明威,爱用简短的句子写出搏斗的含义。海明威就像单程车票。但是,他最后走到自己的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