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利辛县法院道路交通事故中心6名调解员平均年龄60岁,每天每人能化解矛盾十余件;涡阳县法院请来乡贤担任调解员,德高望重情况熟,化解纠纷事半功倍;谯城法院在中药材交易中心设立调解室,专门化解药商之间的买卖矛盾;蒙城县法院物业纠纷调解让业主和物业公司握手言和……亳州两级法院一直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不断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动员多方力量,丰富调解方式,落实经费保障,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从源头上减少了诉讼增量,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道交纠纷一站式化解
“现在先把前期的治疗费用和误工费、营养费等结清,如果受害方后期复查发现还需要进一步治疗,我们再另行调解。你们看行不行?”
9月11日,在利辛县道路交通事故多元化解中心,调解员周执法向高刚、姚女士介绍调解方案,当事双方都表示同意。
▲亳州中院金牌调解员刘继允正在调解纠纷。
8月29日晚8时许,姚女士的丈夫韩某酒后驾驶电三轮沿着利辛县青年路逆行至与向阳路交叉口处,和高刚的妹妹高小恩驾驶的电动自行车相撞,导致高小恩和车上的两个孩子不同程度受伤。经交警部门认定,韩某对该事故负全部责任。
高刚说,调解员出具的调解方案,有理有据,免除了他们家的后顾之忧。
2018年6月1日,利辛县人民法院和利辛县公安局共同成立利辛县道路交通事故多元化解中心,现在每天有6名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基本上是公检法部门的退休人员,每月调解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近百件,成功率在八成以上。
“调解其实就是对双方利益的均衡,既要依法依规,也要兼顾人情和道德。”亳州中院选聘的金牌调解员刘继允说,“作为调解员,必须负责到底,你看我这笔记本上记的,都是限期付款的。谁不及时付款,我就打电话催他,每个案件都要一盯到底,不能留下矛盾隐患。”
按照程序,如果调解员经多次调解,双方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就到隔壁的道路交通事故巡回法庭立案,进入诉讼程序。
▲利辛县道路交通事故调解中心调解员正在调解一起交通事故。
“在判决之前仍可以调解,很多当事人在经过一次开庭之后,又回到了调解桌上。”巡回法庭庭长王飞说,“大部分道交纠纷都在调解室得到了化解,我们的审判压力大幅减轻。”
据介绍,2019年该中心共接受委派调解案件1137件,调解成功1118件,成功率达98.32%。
➡金牌调解员织密“调解网”
“你们老两口能言归于好,真的替你们感到高兴!”9月11日下午,在涡阳县法院楚店法庭的调解室里,看到盛先生和魏女士的手牵在了一起,调解员程效忠也喜笑颜开。
当日上午,程效忠接待了一对老夫妻盛先生和魏女士,双方都坚称要离婚。经了解,夫妻俩都是教师,女方已经退休,大部分时间在外地帮儿子看孩子,男方明年就要退休。“我们在一块的时间少,感情就淡了,我还有抑郁症,所以就想离婚。”魏女士说。对此,盛先生表示同意,“她得了这个病,跟她在一起生活,我有点害怕。”
程效忠劝说了一上午,未能打消二人离婚的念头。但他不忍看着两位老人的婚姻就这样走向尽头,就故意拖延一下时间,让夫妻俩下午再来。
下午2点,老两口来到了调解室。程效忠跟他们聊起了教师的职业和孩子,聊着聊着,一直表现得很平静的魏女士突然哭了起来:“我不想离婚!我舍不得离开他!”见此情景,对面的盛先生也掩面而泣。
看着双方言归于好,程效忠让他们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了字。“有空的时候,我去你们家看看。”程效忠说着,把两位老人的手搭在一起。
▲利辛县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调解员正在调解一起金融纠纷。
“调解的工作就需要耐心,把一个个小家庭的事情解决好,才能保障社会大家庭的稳定。”程效忠说。这位从楚店法庭退休的老法官,又在调解室“上岗”了。
和程效忠一样,蒙城县板桥法庭的高杰春也是一位兼具专业知识和威望的调解员。他在板桥司法所工作30多年,从2016年开始到法庭从事调解工作,每年调结案件百余件。像他这样的金牌调解员,蒙城县法院有33名。
2016年,全市法院聘请了131个特邀调解组织和2158名特邀调解员,实现了全市所有具有调解职能的行政部门、行业协会的全覆盖,全市所有乡村、社区至少有一名特邀调解员,确保矛盾纠纷有人调解得了。
2019年3月,亳州中院出台《金牌调解员选聘管理办法》,从特邀调解员、退休法官、退休检察官中择优选聘135名金牌调解员,推动诉前调解从大众化向专业化、精英化转变,切实提升委派调解实效。该院加强金牌调解员动态管理,建立业绩档案,对调解业绩突出的金牌调解员,设立以其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法院定期对金牌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金牌调解员的法律素养、调解能力,促进更多案件在诉前得到化解。
➡解纷“组合拳”持续发力
除了一个个活跃在乡村社区的金牌调解员,全市法院还联手相关部门成立了一批调解组织。今年5月22日,在利辛县法院的推动下,全省第一家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在利辛县成立,目前已经调解成功20余起纠纷。谯城法院在华佗中药材专业市场设立调解室,专门解决涉及中药材交易的纠纷,药商们纷纷点赞;蒙城县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多次化解业主和物业公司矛盾;涡阳法院花沟法庭将案件根据繁简程度进行分流,提升解纷效率。
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委派调解案件19258件,调解成功11161件,诉前委派调解率全省第一,诉前委派调解数全省第二。
取得这样的成效得益于亳州中院建立健全了“信息化平台、综治考核机制、经费保障机制”为抓手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该院先后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办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流程》《关于强化矛盾纠纷诉前推送调解的若干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明确家事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7类必须推送先行调解的矛盾纠纷,以及相邻权纠纷、物业纠纷、当事人人数众多的涉企纠纷等9类可以推送诉前调解的矛盾纠纷,并将诉前委托调解的案件比例,纳入亳州两级法院年度评估指标和市县(区)综治办年度综治考核指标,使得矛盾纠纷合理分流、稳妥化解。
2016年12月,亳州中院启用自主研发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网络平台,与法院信息管理系统对接。法院将案件推送给特邀调解员后,网络平台会自动向特邀调解员发送一条短信提示,特邀调解员凭密码登录平台,即可获取案件的基本情况,实现矛盾纠纷网上流转,解纷资源汇聚网上,诉调对接工作网上运行,为当事人提供在线咨询、调解、司法确认等一站式解纷服务。
▲据统计,利辛县道路交通事故调解中心每天化解矛盾纠纷达数十起。
2016年7月,亳州中院和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关于落实〈关于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有关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该院又专门出台经费补助发放办法,从补助范围、补助等级、补助标准、补助发放程序、监督等方面进行细化。2019年,亳州两级法院发放调解补助近200万元。
为切实推进诉源治理,完善多元解纷工作机制,自2018年10月开始,亳州中院大力推行“八个一”工程,即基层法院、人民法庭必须要有“一个固定办公场所、一套完备办公设施、一本调解人员名册、一套完整工作制度、一个网络推送平台、一个相对固定团队、一套工作保障机制、一项工作报告制度”,推动诉前调解工作向基层法院、向人民法庭、向矛盾纠纷发生地扎实开展,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
(通讯员 汪亮超 蒋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