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我省监狱系统49名抗美援朝老兵获得奖章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0-10-27 09:23:05

法治安徽网讯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这首脍炙人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时隔多年再次被唱起,又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10月26日,记者从省监狱管理局获悉,我省监狱系统共有49人参加过抗美援朝,他们于近日获得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经过组织统计,我省监狱系统共有49人符合条件。战场上,他们立下战功,留下伤痕;凯旋后,他们扎根监狱,初心未改。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重温魏巍笔下《谁是最可爱的人》,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老兵们所在的监狱单位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在与老兵们的对话中,岁月的面纱被掀开,尘封的记忆被唤醒。

安庆监狱退休民警汪昇平曾在铁道兵团担任通讯员。1953年,当时还不到20岁,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应征入伍,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是年春节刚过,汪昇平等人集中在合肥出发,坐军列直达辽宁,集训20多天后,又经鸭绿江到达朝鲜仁川里,休息一天后被分到铁道兵4师3团1营4连。

当时他想不通,找领导要求当步兵上前线。领导问他为什么要上前线,他说:“铁道兵属二线,没机会杀敌。”“铁道兵很重要,必须保证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你们在这条线上将大有作为。”听完领导一番话,汪昇平表示积极安心工作,争当无名英雄。

在一次运输武器弹药上前线的晚上,汪昇平在连队当通讯员。夜晚出来巡逻,他发现做好掩护的车库方向有手电筒灯光闪亮,随后隐约听到美军轰炸机声音,紧接着车库方向亮起了火把,有敌特人员给美军发轰炸信号。他立刻叫醒连长,随后拿着一桶水跑到火把处将火浇灭,敌特人员已经跑掉,由于火及时熄灭,美军飞机未能精准发现车库所在位置,保住了车库弹药物资和连队人员安全。

有战争,就会有流血,但战士的信仰从未动摇。九成监狱管理分局离休民警顾春江今年89岁,他15岁参军,参战7年,曾立下赫赫战功。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当年12月28日,顾春江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67军201师602团赴朝参战,先后参加了夏季反击战、金城阻击战等大战役。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顾春江记忆最深的要数1951年秋天敌人发起的秋季攻势。

在那场战役中,身为排长的顾春江带领一个排50多名战士坚守在阵地上,敌人的飞机大炮不时轰击阵地。战斗进行到第三天的时候,顾春江的脚趾被敌方的弹片炸伤,鲜血顿时浸湿了鞋袜,十指连心的疼痛让他直冒冷汗,大敌当前,顾春江只是做了简单的包扎,依然坚守在战壕里指挥战斗。7天7夜的拉锯战,他们击退了敌人的20多次进攻,饿了就吃压缩饼干,渴了就喝山上的泉水,困了就在坑道里打个盹。到了第7天的中午,顾春江带着排里的50多名战士发起进攻,一举击退敌人,拿下无名高地,为战斗的胜利打下基础。

战斗结束后,顾春江因为英勇善战指挥有方,荣记个人三等功。不过,他的脚在那次战争中受伤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落下了残疾,一到阴雨天,就会隐隐作痛。但顾春江说:“与那些战死沙场、长眠异乡的战友相比,我这身上的伤又算得上什么呢,我获得的荣誉有他们的一半!”

1954年9月,顾春江随部队凯旋归国,收起军号,放下钢枪,结束了战争生涯。

巢湖监狱离休民警宋振先也曾在抗美援朝中受过伤。1951年3月,宋振先正随部队在重庆璧山一带训练,接到命令后由水路转陆路,后从辽宁省宽甸县境内进入朝鲜。在朝鲜战场上,宋振先任《亮剑》中李云龙原型王近山将军的3兵团12军34师直属炮营观测排排长。

一天晚上,宋振先和部队行走在路上,突然耳边一声巨响,他被炸翻到路边的沟里。等到苏醒过来,他感到右手没有知觉,黑暗中看到血顺着胳膊流淌,班长扶着他,跟着部队继续前行。第二天白天,他用失去两根手指的右手,继续指挥战斗。

作为“炮兵的眼睛”,宋振先说到观测数据时如数家珍。当90多岁的老人流利地说着“正弦”“余弦”“正切”“余切”,令身边人赞叹不已。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显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