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1岁的何大荣老人是怀宁县洪铺镇黄山村象山组村民,和村里其他生病的老人一样,每次去村卫生室看病都很不方便。
2016年,22岁的王浩从安徽医专毕业后分配到洪铺镇卫生院,他除了在卫生院看病,每天还带上药品、医疗设备进家入户巡诊,并为村民建起电子健康档案,随时跟踪查询村民的健康状况,这一干就是近5年时间。
“尽量吃些清淡的食物,平时多晒晒太阳……”10月24日,在何大荣老人的家里,前来巡诊的王浩不时叮嘱老人的女儿,为老人在饮食起居方面提供健康指导。
过去,一些乡村长期面临着乡村医生缺乏的难题。近年来,随着一批大学生村医进入乡村,这种状况开始出现转变。目前,怀宁县共培养像王浩一样的大学生村医136名,他们为全县广大农民建立了详细的电子健康档案,为老年慢性病患者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大学生村医正在成为农民的新一代“健康守护神”。
“张大爷,明天上午到村卫生室来测个血糖,我给您看一下这段时间血糖控制得怎么样。”“李大爷,这几天身体还好吧?天气转凉了,要注意休息,定时吃药。”10月10日,在怀宁县茶岭镇泉合村,大学生村医何昊早上8点不到在巡诊的路上这样跟村民们打着招呼。 何昊2017年分配到茶岭卫生院,除在卫生院正常门诊外,每天都要走村访户,和村医一道对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出巡诊服务,虽然辛苦,但听到村民亲切地向他问候,他感到满满的成就感。“党的政策好,安排这样一个年轻优秀的医生,给贫困户老人看病,也不觉得繁琐,也不觉得累,随叫随到,和她沟通起来也方便。”村民们这样评价何昊。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们把乡村医生作为补短板的抓手,通过补学费、提待遇、给编制等一系列措施留住他们。”怀宁县卫健委主任程筱宏说。
这些措施包括联合高校定向招生、委培村医,政府每年补助学生1万元,毕业后到村保底工作5年,之后逐渐提高待遇,满五年即可考取医疗系统事业编制等。
怀宁县自2017年起,率先在安庆市建立引进人才绿色通道,对中心卫生院引进医药卫生类本科以上学历或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一般乡镇卫生院引进医药卫生类大专以上学历或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人才的,可简化招聘程序。采取绿色通道招聘形式,按照发布招聘公告、报名、面试、考察、体检、公示、聘用的程序进行,近年来共引进136名大学生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有效缓解了基层人才紧缺情况。同时,培养36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利用“三支一扶”政策为基层引进人才,每年为基层乡镇卫生院引进4-5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此外,怀宁县依托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单位县医院和县中医医院,带动全县20所乡镇卫生院整体发展,根据20所乡镇卫生院区域位置和不同特色,重点打造石牌、江镇、黄墩、公岭和月山5家县域医疗次中心,促进人才和设备向区域次中心集中,结合“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重点扶持县中医院石牌分院、县医院月山分院开展二级综合医院创建。
该县还以茶岭镇为试点,按照每千人一名村医的标准,统筹设置村卫生室岗位,对村医在镇域和县域内进行合理调剂,促进人员流动。明确人员返岗程序,对长期不在岗的村医,安排到当地乡镇卫生院进行3个月培训,培训结束后编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进行3个月跟班实践,严格开展考核;考核合格的村医,根据全县村医岗位设置情况予以调剂安排,进一步充实村医队伍。同时,对所有进入村卫生室的村医落实乡村医生保障待遇,有效化解村卫生室一体化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
通讯员 檀志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