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扎紧“交通安全篱笆”奔小康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0-11-03 09:33:32

金秋,收获的季节。

在宿松县凉亭、破凉等乡镇,一辆辆装载稻子的农用车开足马力从田间驶上公路,车厢周边粘贴的反光条在阳光的照射下,特别醒目,放出耀眼的“安全光”。交警巡逻车喇叭里循环播放着秋收安全提示。车流中,执勤交警挥舞着安全的臂膀。这是宿松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三中队守护秋收交通运输安全的景像。

据了解,在交警三中队交通管理辖区内有凉亭、破凉、二郎等9个乡镇,农用车450余辆。这些车辆是农民运输农用物资和粮食的主要交通工具,车辆注册登记在农机管理部门。今年年初,该中队在日常管理中发现,部分车辆存在未年检、未保险、安全性能较差、肇事逃逸等安全风险。为消除安全隐患,该中队加强与农机管理部门联系,联合执法,采取“报废一批、规范一批、严管一批”的做法进行整治。

为“报废一批”,该中队加强路面查纠力度,对3年以上未年检的车辆以及车况较差的车辆发现一辆,暂扣一辆。民警们走村串户向车主宣传驾驶报废车辆的危害,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今年1至9月份,该中队共报废农用车160余辆。

为“规范一批”,该中队在路面管理中,对逾期未检验、未购买交强险的车辆,一律敦促车主到农机部门尽快办理相关手续,同时将信息抄告给车主所在乡镇、村协同管理。到目前为止,该中队规范农用车年检220余辆。

为“严管一批”,该中队将近年来农用车典型交通事故制作成宣传折页和展板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知危险 会避险”能力,营造农用车严管氛围,他们采取五项严管措施:擦亮牌号,喷放大字样,亮明农用车“身份”;拆除私自加装的栏板和车篷,拔掉超载的“遮羞布”;补齐车辆防护栏板,预防摩托车、电动车冲撞事故,减轻事故伤害;规范车身反光条粘贴,提高车辆能见度。路面管理中对被灰尘和泥水遮盖的,现场敦促驾驶人擦除;严管农用车超载和农用车载人,发现一起,查纠一起,教育一起。

“管理初期,也有不少车主不理解,认为车辆就在家门口跑跑,交警是‘小题大做’,有意和农用车‘过不去’。我们便利用近年来一些农用车因制动不合格和未保险的案例进行现场说法,宣传‘因交通事故返贫’的危害,群众慢慢开始接受,并配合我们的工作。”交警三中队队长宋林华深有感触。

10月22日晚,一辆通过105国道的山东烟台的大货车司机王师傅对夜间值勤的交警说:“进入宿松后,发现你们这里的农用车反光条贴得好,很醒目,车辆尾灯、刹车灯也亮。以前农用车在夜间行驶很难看见,很危险。”

农用车管理加强后,农用车驾驶人的安全意识、法治意识也得到了加强。今年1至9月份,该中队辖区内未发生农用车一般程序以上交通事故和交通肇事逃逸事故。

破凉镇农用车驾驶人张师傅说出了心里话:“以前,车未年检、未保险,开得战战兢兢,有时夜里偷偷摸摸上路,生怕上路被交警罚款,生怕出交通事故赔不起。现在我的车‘亮’了,光明正大上路,农忙的时候忙生产,农闲的时候帮邻里跑点短途运输,勤劳致富奔小康。”

通讯员 李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