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琐事尽烦心,家庭社会扰安宁。和事长者两边劝,纠纷双方阴转晴。情理法理都讲透,你让我退协议成。人民调解润无声,和谐社会更文明。”这首打油诗是宿松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陈群策在成功调处一件医疗纠纷后的即兴之作。
年过六旬的陈群策,1988年从部队转业后一直工作在宿松司法行政战线,并在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等工作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取得了显著成绩,多次被评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普法先进个人。2015年,退休不退志的他,发挥余热,转战到宿松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担任专职调解员。五年来,共参与各类疑难复杂医疗纠纷达322件,调解成功率100%。2017年,他所在的宿松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在转型中开辟“天地”
尽心尽力、公平公正、快速高效调处好每一起纠纷,是陈群策走上人民调解岗位后给自己立的“规矩”。
5年前的2015年2月20日(大年初二)中午11时许,医调会接到县某医院电话,请求立即派员到医院调处一起新生婴儿死亡纠纷。陈群策接到电话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会同另一名同事驱车赶往事发医院。
到达现场了解,孕妇汪某于2015年2月17日下午入住该医院妇产科,行剖腹产手术产一男婴活体,家属非常高兴。但随后孕妇家属即被告知婴儿身体有问题,需立即送往九江妇幼保健院进行救治,19日不幸传来消息,该男婴经抢救无效死亡。这个噩耗对这个家庭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更何况是对一个老来得子的父亲,看着已经没有呼吸的儿子,听着产房里妻子痛苦的哭泣声,汪某丈夫曹某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要为孩子讨回公道。
初步了解纠纷的前因后果、认真听取医患双方的陈述后,陈群策和同事迅速根据纠纷具体情况制订调解方案,明确责任,确定调解方向和思路,力争以最快时间调处这起棘手纠纷。在接下来的调解中,他和同事分别推心置腹地做医患双方的思想工作,饿了喝杯白开水,倦了在调解室椅子上靠一下。一次两次……从当天下午一直忙碌到深夜十二点多,双方总算正式达成了调解协议。陈群策心里的一块石头也总算落地了。
这起案件是陈群策成为人民调解员后调处的首例纠纷,正是通过此次调解,他找到了从事调解工作的真正价值——人民调解为人民。虽然错过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但他觉得这个春节过得特别有意义。
■在坚持中收获“平安”
好事多磨是对陈群策和其调节搭档,化解疑难复杂医疗纠纷的简述,陈群策认为,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
去年10月3日上午,一孕妇在宿松一乡镇卫生院分娩时母子双亡。当天下午,死者家属聚集到卫生院,又哭又闹,以过激方式讨要说法。
在首轮调解中,患方提出赔偿160万元的要求。陈群策和同事在患方同意把遗体送县殡仪馆后,着手做院方的工作。在此期间,患方其他家属也纷纷赶到卫生院,提出更多要求,坚决不同意把遗体送走,调解气氛立刻紧张起来。陈群策见机行事,向患方亲友宣传国家打击医闹的法律法规,果断劝诫他们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维权,一触即发的群体性冲突才有所缓解。经过反复做工作,直到次日凌晨两点,患方亲友情绪终于稳定下来,同意送走遗体,并答应继续调处。
10月4日上午8点,陈群策和同事们又准时出现在调解现场。由于患方家属内部意见不统一,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他和同事们就建议患方家属派出代表统一口径,合法合理表达诉求,同时及时将患方家属的意见向院方反馈,指明院方存在的过错。10月5日,经过多轮以案释法,院方主动承认了存在的不足,向患方道歉。陈群策和同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双方最后以56万元了却该纠纷,并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多一份坚持,就会有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坚持就会有收获;是坚持给了我们信心,是坚持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坚持就是胜利!”事后陈群策把成功调解该纠纷的心得写进了新编的《典型调解案例》。
■在实践中传承“宝典”
“要做好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光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必须不断充实、提升自己的法律知识和医疗知识。”五年来,陈群策一直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
日常工作中,他坚持以学生的姿态潜心学习相关法律和医疗书籍,同时注重收集资料和总结经验。每成功调解一起复杂的医疗纠纷,他都亲自动手编写调解案例,分享调解技巧、注意事项和心得体会。他撰写的《典型调解案例》,已有1篇入选中国法律服务网案例库。
陈群策还受邀担任宿松县司法局人民调解员培训讲师,义务承担起全县人民调解员的培训任务,先后多次在全县各乡镇、村(社区)开展人民调解业务培训,无私奉献自己梳理总结出的调查方法、法律知识、调解技巧、协议制作、案件归档、案例编写等调解“干货”。
“面对医疗纠纷,不管是‘强势’的院方,还是‘弱势’的患方,我们都会秉持一颗公心,牢记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职责,不偏不倚,恪尽职守,维患者之权,解医院之难。”从事医疗纠纷调解工作5年来,陈群策始终牢记自己的军人身份和党员身份,坚持公正、公平,为民服务、生命至上。正是凭着这样的人生信念,使他在医疗调解事业上收获了成功、赢得了好评。
孙春旺 杨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