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政法干警忠诚履职推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落细
法治安徽网讯 五年成就鼓舞人心,开拓奋进书写新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
▲11月6日下午,舒城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民警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通讯员 苏惠 王可海 摄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省广大政法干警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从当下做起,从每一件事做起,把初心使命化作争创一流、开拓创新的力量源泉,努力形成苦干、实干的自觉行动。
践行司法为民展现司法温情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审判工作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阜南县人民法院院长温茂林认为,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水平,应着力加强法官队伍建设。坚定人民法官廉政为民的信念,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养成良好生活作风,提升政治品格,守护纯洁心灵,把握廉洁底线。
温茂林表示,当法官应当多担当少推托。法官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应当做到自身正、自身硬,真做事、做实事,始终践行司法为民的理念。
10月24日,周六,天蒙蒙亮,濉溪县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陈文和法警雷霆出击,长途奔袭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成功扣押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被执行人田某的车辆。“执行的目的就是要将真金白银装进胜诉当事人的口袋里。”在陈文看来,执行是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屏障。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从“基本解决执行难”的胜利到迈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新征程,人民法院从未放慢步伐。在“十四五”期间,执行工作将走得更快、更稳、更远。
深化公安改革提升服务效能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淮南市公安局淮舜分局承担全市80%、全省40%的民爆物品监管任务,辖区有爆破作业单位10家,民爆生产单位1家,民爆运输企业1家。近年来,淮舜公安分局以深化公安改革和推进服务管理现代化为动力,线上线下精准发力,优化民爆物品审批制度,不断提升服务效能,连续多年实现了民爆物品“零丢失、零被盗、零炸响”目标。
淮南市公安局淮舜分局局长夏良顺表示,公安机关要努力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公安队伍社会治理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全力为“十四五”发展创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擦亮公共法律服务惠民底色
“全会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六安市叶集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国秀告诉记者,近年来,为了让群众“找法”更便利,叶集区建成1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6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77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在实体服务平台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普及运用“皖事通”、12348法律服务热线、12348安徽法网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办事路径全畅通。
法律援助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今年以来,叶集区以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特殊弱势群体为重点,开展了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扶贫奔小康”“关爱残疾人”等专项维权和品牌建设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10月底,已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47件。
张国秀表示,今后叶集区司法局将以全会精神为统领,勇担当、善作为,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各项职能作用,将公共法律服务向纵深延伸,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为一名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会公报后,真切感受到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司法行政人形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合肥市包河区司法局烟墩司法所所长殷晓莉表示,在全会精神的鼓舞下,将依法履行司法所各项工作职责,发挥好司法所植根基层、直面群众的工作优势,全力服务好基层法治建设,为辖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近年来,烟墩司法所突出党建领航作用,在滨湖家园社区打造了“红雁”老党员调解室,发挥优秀老党员的个人魅力和工作经验,化解矛盾纠纷;在滨湖明珠小区打造法治文化楼栋,在牛角大圩景区打造“法治花海”,让法治文化与群众生活有机结合;持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在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开设公共法律服务窗口,打造集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让群众享受“一站式”免费法律服务。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 李斐 刘超 通讯员 周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