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亳州智能协同执法体系助力城市管理
来源: 阅读量:10000 2020-11-12 15:01:35

法治安徽网讯 为扎实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突出解决机构编制不足和执法人员老龄化严重等瓶颈性问题,近年来亳州市城市管理局以“分散管理、集中执法”的思路,充分利用“互联网+执法”技术,探索研发城市管理和执法协同系统(城管电子执法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管罚分离、精准执法,数据分析、阳光操作”,开辟了执法工作新路径,让城管执法驶入了阳光下的信息高速公路。

一是按照“721”工作法,突出了服务为先,由网格管理员,对违法相对人首次、再次轻微违法行为拍照上传,系统自动生成并打印温馨提示单,把管理服务与普法宣传有机结合,通过反复精准普法来减少违法行为发生。

二是对严重违法行为或反复实施轻微违法行为的,系统会提醒执法人员前往案件发生地进行现场核实、勘察,并实施具体的执法程序。通过管理和处罚的相对分离,不仅解决了“执法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实现了精准执法,提升了执法时效性。

三是系统通过融合工商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利用电子印章和电子签名技术,实现法制审核机构和执法机构、执法人员实时的远程互动,执法人员不用离开执法现场即可完成管理对象信息确认、法制审查、立案审批等程序,并通过便携式打印机现场打印送达法律文书,极大的降低了执法成本。

四是通过该系统,执法人员不需要对违法行为涉及到的工具或物品实施先行登记保存,仅仅通过装载了该系统的手机对违法事实进行拍摄上传,即可固定证据、调取违法相对人信息,避免了与违法相对人的肢体接触,有效减少了执法冲突。

五是通过对住建、环保等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梳理,把庞杂的法律条文与违法情形匹配起来,执法人员仅需要在违法行为类别中选取适用的情形,系统就会自动分析提取适用的法律条文,自动生成法律文本,从而提升了一线执法人员的办案能力。

六是通过案件全程网上办理,实现了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并根据违法次数、处罚次数和违法性质的记录来规范自由裁量权适用,努力避免了主观因素造成的“同案不同罚”的问题,把权力关进了笼子,确保了执法公正。

在前期使用过程中,谯城区城管局由一年规范办理100多个案件,迅速提升到半年多完成了2900多个案件,卷宗自动保存归档,大幅提升了执法效率和办案水平。(李丙山 安徽法制报 法治安徽网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