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罗所长的“加减乘除”调解法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0-11-17 09:23:42

“罗所长,我和邻居家的矛盾化解了,医药费的事也谈妥了,多谢您‘指点迷津’。”“罗所长,您看表格这样填行不行,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在宿松县五里乡司法所第一次见到罗良中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挤满了群众,有来道谢的,有来办事的,更多的是来找他“评理”的。身材高大敦实、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笑容可掬的罗良中有条不紊地接待群众,浑身透着一种亲和力。

58岁的罗良中是宿松县五里乡司法所所长,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已在基层司法行政岗位上辛勤耕耘了35年,是位名副其实的“老司法”,来办事的群众都亲切地称他“罗所长”。罗良中2018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这块“金字招牌”的获得,与他的“加减乘除”法成功化解一起起矛盾纠纷分不开。

■“事前功课”做加法

“五里乡地处宿松县东大门,属城乡接合部,这里不仅交通要道多,而且经济活动活跃,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种矛盾纠纷呈现出复杂性、多发性和群体性等特点。”谈到基层矛盾纠纷的变化,罗良中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矛盾纠纷类型主要集中在家庭矛盾、婚姻纠纷、邻里纠纷等方面,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征地拆迁、交通事故、医疗、教育等引发的纠纷逐渐增多,人们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提前做好做足功课。”

2012年,五里某学校发生一起学生突然死亡事件。经鉴定,为心肌猝死。死者父母无法接受,邀约亲友向学校讨要说法。罗良中在化解该纠纷时,提前将有关法律条款、身边类似案例和赔偿标准做了“备课”。经过连续多天的协调,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纠纷顺利化解。

20年来,像这样提前做足功课,促使矛盾纠纷迎刃而解的事例,罗良中经历了很多很多。

■“人情法理”做减法

“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开口就讲大道理,没人愿意听。我们得把人情和法理分开,揉碎了说,才能接地气。站在当事人角度,用心融入他们,用法感召他们,用情温暖他们,少说大话和套话,多做具体的事和促进事故得到妥善处理的事。”这是罗良中从事30多年调解工作“磨”出来的经验。

2019年3月,五里乡境内发生一起四死三伤较大交通事故,肇事者孙某的车辆是一辆价值仅3万元的二手车,车辆保险保额仅50万元,远远不够赔偿伤亡损失,且孙某家也不富裕。一边是遇难者和重伤者亲属悲痛不已,一边是没有赔偿能力的肇事者。在矛盾化解中,罗良中牵头找到当事多方,“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帮助受害者家属向上级部门申请司法救助的同时,还发起社会爱心捐赠,得到爱心人士的大力响应。这些不仅使该信访事件得到了有效处理,而且避免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找准“关键人物”做乘法

“调解工作,第一步耐心倾听,熟悉情况;第二步认真分析,了解症结;第三步及时行动,找准‘关键人’。”罗良中所说的“关键人”,是指对矛盾纠纷化解有直接影响的“局中人”或“局外人”,他们可以是当事人的亲戚朋友,也可以是在当地有一定威信的乡贤、党员、乡村干部、老组长,找准“关键人”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2017年10月,合安九高铁在五里乡境内落地启动,其中涉及100余亩张家祖坟山,山上有700多座棺坟要迁移。在迁坟过程中,同为张姓的五里村张湾组和六圩村张老组村民发生冲突,双方近200人抄起扁担家什就要干起来。原来,张家祖坟山“先人”是张湾组和张老组共同的祖先,张湾组张姓村民认为张老组人擅自迁祖坟,不通知他们,于情于理讲不过去,所以纠集“大队人马”,坚决不让张老组张氏后人迁坟。

“一家的事,好商量。”罗良中当即找到当事双方的“族长”,说理释法,一场可能恶化的群体性事件很快平息下来了。700座棺坟顺利迁移,高铁站各项工程也顺利开工建设。

■消除“萌芽隐患”做除法

3年前,五里乡牌楼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村民司某当场死亡,肇事者是未成年人,驾驶的是一辆电动车,未购买任何保险,且其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处理起来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果然,肇事者以家庭困难为由拒赔,受害者家属情绪激动,有采取过激行为的倾向。罗良中果断出击,从专业角度为受害者家属提供法律服务并顺利引导他们通过法律援助的途径解决了问题。在案件回访时,受害者妻子握着罗良中的手,感激涕零:“多亏了罗所长呀,要不我的生活就真没有着落了!”

30多年来,罗良中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00余件,其中调解信访矛盾纠纷16件;制止和预防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200余件,防止民转刑案件20余起,无偿为群众提供法律和服务上万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罗良中说,再过两年自己就退休了,趁退休之前,把自己总结积累的“加减乘除”法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将化解纠纷工作的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

孙春旺 孙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