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多亏了这个‘六稳六保·执行和解监管平台’,不然我们这两个公司都要倒闭了!”11月9日,涉及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的两家公司的法人周某感激地说。亳州市谯城区法院在全省率先运行“六稳六保·执行和解监管平台”,通过风险评估、多方监督提醒等,促使被执行人履约,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周某名下的两家公司财产涉及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被该院查封。周某多次请求法官给申请执行人杨某做工作,因如将其两公司被查封的财产进行评估拍卖,两公司都要倒闭。执行人员通过“六稳六保·执行和解监管平台”对周某公司的多项数据进行分析,对该公司是否暂时的经营困难、强制执行产生的负面影响等进行综合评判。最终,经与申请执行人多次沟通,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申请人同意对上述两公司查封的财产全部解除查封,同时撤回执行申请。
该院执行局负责人介绍,“六稳六保·执行和解监管平台”借助平台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与银行信用评估模型,将被执行人的偿债能力和经营情况数据化、可视化,经过智能分析认为风险等级符合要求,且被执行人与申请人达成和解的,法院在采取执行措施时将力求采用放缓、分批、逐步执行等灵活的方式,监管被执行人逐步完成债务偿还,逐步进入“生钱可还”的良性循环。
此外,通过该平台,法院、律师、申请人三方都可以监管被执行人的履约过程。该负责人介绍,“六稳六保·执行和解监管平台”在提升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质效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了对被执行人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合理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服务保障社会经济发展。
(通讯员 吕迎迎 韩冷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