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
2020,谐音“爱你爱你”,本该是一个充满喜庆的年份。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今年蒙上了一层阴影。
人们看到了恐惧与慌乱,但更看到执著与勇气。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民总动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迅速集结,逆行出征;普通大众,闷在家里,减少聚集,阻断疫情传播。举国同心,众志成城,中华民族团结顽强的底色再次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让我们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阶段性成果,引发世界的惊叹。
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疫情防控走向常态化,同时注重复工复产,提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强调,人民法院要永葆鲜明的政治本色,坚决落实党中央的各项要求,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上积极作为。
执行,是法治的最后一公里,事关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能否落到实处。为此,法院人一直在不断努力。“江淮风暴”是安徽省法院执行工作的专称,近来,在全省法院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成为安徽一张靓丽的名片。
二、集结
17日凌晨,五河县人民法院吹响执行集结号:天还没有亮,院领导、执行干警、驾驶员从县城的不同地方向法院集结。一位驾驶员获悉出警任务后,先是在凌晨三点醒来,看时间还早,又睡下,再醒来五点十分,本来还可以再睡个回笼觉,但他担心迟到,起床洗漱后,赶到法院。
六点,全部集结完毕,院长张登玉做了简短的动员讲话,强调要特别注意安全。分管副院长张政和执行庭长张璟玉各带领一支队伍,一队沿双忠庙镇、小圩镇、东刘集镇线路,一队沿着头铺镇、新集镇、大新镇线路,总共5辆警车离开法院向着目标进发。
张登玉院长在执行指挥中心坐镇指挥,通过指挥中心的大屏幕,连接执行干警的执法记录仪,实时了解情况。
张璟玉庭长的队伍率先开张,接连拘传2位“老赖”。
张政副院长的队伍后来居上,拘传了3名老赖,送回法院关进临时羁押室。此时,已经忙活了3个小时。法院后勤处为大家留了早饭,大家匆匆吃过,再次出发。
临近中午,又带回3名“老赖”,当天集中传拘暂告段落。这次声势浩大的集中执行,再次敲响了警钟,另外有2名老赖,摄于执行的威慑,在家人的提醒下,主动来到法院解决问题。
三、处理
第一支队伍中午赶回来时,负责看押的执行干警就报告,有一个欠款不到一万元的,已经履行了,人已经释放。
当时,在羁押室,从双忠庙镇带回来一位拖欠了1.7万元工资款的女士,她女儿带钱来帮妈妈解决问题。因为申请执行人还从该女士处赊账,这次一起结清,仅需再给1.45万元,双方案结事了。
食堂里,张璟玉庭长现场办公,指示强制执行组长程伟,谈不好,果断拘留;车辆如需调配,我来联系。程组长饭后,安排法警落实。
不曾想,下午四时左右,已经人去屋空!
原来中午剩下的这些人,见已经躲不了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者联系家人帮忙全额履行,或者联系债权人商量分批还款。
执行大厅的同志调侃:看到这么多执行款,很有成就感。
四、展望
今天集中执行的案件,或涉及金融、或涉及农民工工资,或涉及农村土地租赁,或涉及健康权,总之,都是事关基本民生,事关社会稳定。
当前,执行工作从“基本解决执行难”向“彻底解决执行难”稳步挺进,执行工作逐渐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化、常态化运行机制。这离不开领导的关怀和执行干警的拼搏。
在这里,也正告老赖:事情都是解决掉的,不是拖延能拖掉的。“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不然执行干警将出现你的家门口!”张庭长在接受采访时,郑重地说到。
(王阳阳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吕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