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11月26日,记者从省政府召开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十三五”以来,我省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我省教育事业主要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总体进入全国中上、中部前列。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介绍,全省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2万所,在校生1251.4万人,专任教师69.3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88.7%、94.6%、89.6%,预计今年年底将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3、0.1、7.8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巩固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五年来,我省教育水平迈上新台阶。抓扩容,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实施第二期、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园项目2092个,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比例达75%,实现农村“一镇一园”目标。抓改善,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实施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稳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推进高中阶段普及攻坚计划,优质资源供给不断扩大,省级示范高中达192所,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在省级示范高中就读学生比例达56.2%。抓改革,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全国首创省市统筹、以市为主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政策壁垒。组建46个省内职教集团和长三角国际商务职教集团,入选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建设省份。抓创新,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设本科高校2所,更名大学2所,独立学院转设4所,新设高职院校1所、撤销高职院校1所,目前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13所,普通高校数量居全国第7位,普通本专科招生、在校生数居全国第9位,博硕士在校生、招生数稳步提升。3所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3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五年来,我省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学前教育促进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学校等项目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五年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632.45亿元。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益。全面消除随迁子女就学升学障碍,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落实孤儿从小学到大学全学段免学费政策。实施国家、高校、地方三个专项招生计划和高职(高专)院校招收革命老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专项计划,分别录取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3.69万人、革命老区考生10985人,拓宽贫困家庭子女上升通道。精准实施教育脱贫攻坚。完善控辍保学机制,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无因贫失学、辍学。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学段全覆盖、标准最高档、对象无遗漏、项目可叠加、结果全告知”,五年来累计资助建档立卡家庭学生512.4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60.8亿元。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张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