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数九寒天,北风凛冽。连续三十天,在220千伏挥手变检修现场,到处都是一片繁忙景象。与一般现场单调色彩不同,这里随处可见的一抹红色绽放出勃勃生机。这一抹红色来自检修现场上鲜艳的党旗、服务队队旗、党员胸前闪亮的党徽以及检修人员被冻得通红的脸颊。这是六安供电公司发挥党组织及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六安供电公司党委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践行“三先”工作理念,实施“三抓三结合”党建工作思路,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汲取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在积极服务革命老区发展中勇担时代责任,在国网战略落地安徽中贡献六安力量。
举旗定向 纲举目张
六安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级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土地面积全省第一,地形多样化,自然灾害频发,电网相对薄弱,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较为突出。面对挑战,作为地方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与实践者,该公司党委深感重任在肩。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在推进‘六个持续用力’工作中实现党的建设纲举目张。”在如何更好地服务老区建设、发挥好主力军和顶梁柱作用上,访公司党委有着自己的理解。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该公司党委牢记国企姓党、国企为国,坚定不移将公司建设成为最可信赖的“六个力量”。
七一前夕,六安供电公司党委中心组成员、基层党支部负责人及统战人士共计40余人到金寨革命烈士纪念塔、大湾村,重走习总书记“金寨扶贫路”,再次领会“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和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深刻内涵,带领全体干部员工凝心聚力干事业。在践行习总书记为民情怀的行动中,作为表后线改造源头地区,公司累计投入改造资金1047万元、惠及群众14.96万户。
坚持学用结合,六安供电公司党委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金钥匙”、破解难题的锐利武器。班子成员深入了解和掌握基层单位关于落地国网公司战略目标、积极服务六安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市县一体化等方面情况,充分调研、集体决策,制定措施21项,解决问题18个。结合国网战略落地,在滚动修编“十四五”电网规划中,充分考虑革命老区、行蓄洪区、光伏消纳等六安特色,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全力当好经济发展“先行官”。
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六安供电公司党委将服务老区改革发展成果作为检查党建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切实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交出了六电高分答卷。克服疫情洪灾影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亿元,其中水电供区10千伏配网工程竣工率88%。全社会用电量96.46亿千瓦时,增长11.66%,增速全省第一。营收48.40亿元、增长2.78%。公司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安康杯优胜单位,杜娜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夯基筑垒 砥砺前行
变电运检党支部党员占到一线运维人员总数的31%,其中包括6名年轻大学生、8名一线班组长,均为各自运维站内业务骨干。
为消除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局限在单一班组或工作上的弊端,六安供电公司党委在该支部试行党员积分制全模块量化考评管理,通过建立与党员岗位、模块工作内容、业务工作成效相挂钩的考评标准,形成岗位赋分、履责评分和业务加分三位一体的量化积分考评模式。
“我们找准了党建融合的新路径,推动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形成党建与运维业务齐抓共进好局面。”该支部负责人介绍道,通过严格落实积分制考核,促进运维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实现两票合格率“双百”目标;深化党员日常运维工作管理,带动群众完成疫情防控、高中考、电网特殊运行方式期间保供电任务26次,正确处理事故抢修7次;建强变电运维攻坚团队,打破运维站间壁垒,盘活运维一盘棋,顺利完成多站点操作支援27次,土建现场监护支援17次、变电站扩建工程验收工作7次;全年新增主变容量94.3万千伏安,变电主设备零跳闸,并荣获省电力公司变电运维技能竞赛调考团体第二名。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针对基层支部党内政治生活严肃性不够,党建与重大工作任务融入融合不深不紧、党建考评结果应用不充分等问题,该公司党委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巩固提升年”工作,创新实施“抓学习、抓提升、抓成效”和党建工作绩效考评与组织绩效、业绩评价、评先评优相结合的“三抓三结合”党建工作思路,围绕基层支部9个方面工作制定落实措施,用好考评“指挥棒”。而量化积分考评模式是“三抓三结合”党建工作思路重要实践之一。
在推动党建工作思路落实落地落细过程中,六安供电公司党委坚持以目标为导向“抓学习”,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大别山精神”品牌基地,推动“大别山精神”融入支部教育,感悟信仰之力、理想之光、担当之要,汲取开拓前行的强大勇气、智慧和力量。创新开展以崇尚《党章》、遵从《准则》、敬畏《条例》为基本要求的“以例说理”全员学习模式,选用60则正反典型案例深度诠释内涵,激发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抓提升”,严格落实“四同步、四对接”,规范新设公司本部支部11个,在急难险重时刻设置临时党支部5个,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实施1158名农电党员“回家”工程,增强身份认同,激发干事动力,竭力服务老区群众生产生活。坚持以结果为导向“抓成效”,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公司领导班子做到了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基层调研,及时了解并解决基层一线的具体困难。落实“一贯穿”措施,做到“三结合”,党建工作在部门组织绩效中考核分值占比达16%,年度党员组织生活平均参与率为98.67%,相较于2019年同期提升了1.3%。
党建融合 初心建功
作为新塘村的结对帮扶单位,六安供电公司党委早在2017年驻村扶贫开始,就明确坚持双业并举(产业、就业)、志智双扶,在“激发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上聚焦用力。目前,全村仅有1户3人尚未脱贫,贫困发生率已由17%降至0.06%,村集体收入也由2016年的5万元增长到30余万元。这也是落实“党建+”工程,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一项生动实践。
“党建+”,加什么?怎么加才能加出实效、加出群众的点赞?
“只有把‘加’落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实事中才有意义。”该公司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国网公司“党建+”工作要求,主动承接4个省电力公司建功行动项目,并且重点围绕助脱贫、保安全、新基建、优服务等方面,自主实施项目22个,充分融合支部本身特色,做到“一支部一方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公司党委统筹党建、运检、基建等部门专业资源,建立协同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局面,推进“党建+”工程建设。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年度“三个双”、月度“两个一”工作措施(每月参加一次基层组织生活、督导一次“建功”项目),实现点对点、面对面督导,确保党建引领工作方向精准、措施得当。
一年来,六安供电公司党委自觉站在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的高度,通过深入实施“党建+”工程,在脱贫攻坚、原水电供区移交改造、复工复产、投疫抗洪等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彰显责任担当。全市“两率一户”指标均超过了国家规定的脱贫目标,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困难群众及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原水电供区移交改造进度全省领先,获市委副书记、市长叶露中批示肯定,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称赞“电力工作细致,为脱贫产业发展做了非常好的保障支撑”。战疫情、保供电、促发展,实现全市80余家定点医院、防疫用品生产企业等重点用户供电万无一失。落实“六稳”“六保”政策,合计减少用电成本1.29亿元。公司员工、网红“房顶哥”段启东一心救群众,自家一夜之间被淹的只剩个房顶的感人事迹,得到安徽卫视等省级主流媒体大力传播。公司14名党员、11个集体荣获各类表彰,创历年同期之最。
(通讯员 李宏提 安徽法制报 法治安徽网 记者 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