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合肥律师行业2020年十大亮点工作发布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1-01-06 09:25:17

2020年12月30日,合肥市律师协会发布当年律师行业十大亮点工作。这一年,合肥市律协立足行业发展实际,引导全市律师自觉把律师事业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各项工作不断创优,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服务大局彰显担当

庚子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合肥市律师行业迅速应对,2020年2月6日,合肥市律师行业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团成立,律师团成员加班加点编辑了14期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法律指引,涉及刑事、民事、环境资源、知识产权、婚姻家庭等多个方面,通过市律协“一网一微”平台对外发布,供社会公众和有关单位参考,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同时,合肥市律协积极组织全市律师通过志愿服务、捐款捐物等方式,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其间,全市各律师事务所及广大律师自发捐款共计126.63万元,捐助防疫物资21.8万元,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合肥律师行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今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开始实施。早在半年前,合肥市律协就成立了“合肥律师《民法典》宣讲团”,严格选拔了30名政治素养高、理论水平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执业律师任宣讲团成员,市律协会长周世虹任团长。

宣讲团成立后,成员们先后走进省委党校、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民政局、市房屋交易管理中心等机关单位以及街道社区、村居、学校、企业,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300余场,让《民法典》从文本走向生活,让《民法典》精神深入人心。

创新法律服务模式

“上个楼就能找专业律师咨询法律问题,有了这样贴身的法律保障,就不怕走弯路了。” 在合肥市美食街区壘街,台商翁志勋与朋友合伙经营着一家台湾特色风味烘焙店。烘焙店楼上就是合肥市涉台涉外法律服务中心,这是我省首个专门接待处理涉台涉外法律事务的服务平台,由合肥市台办、司法局、律师协会携手于2020年7月成立。

该中心组织服务团律师以定期值班的方式,为台胞、台商、台资企业提供合同纠纷、房地产、知识产权等全方位法律服务。2020年9月2日,值班律师朱礼兵接待了一名前来求助的台商。这名台商认为入股的企业出现控制权问题,侵害了股东利益。朱礼兵从专业角度建议他向当地政府了解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查看是否有违规情况,积极行使股东知情权等权利,在必要的情况下启动股东知情权诉讼……两个多小时的细致解答,让原本着急不安的台商松了一口气。

除了线下的服务,2020年8月20日,合肥市律协还开通了面向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的远程公益法律服务。开通仪式上,40名律师志愿者接过了聘书。自此,律师志愿者在每周一、三、五全天,都会为该县群众免费提供劳动争议、人身权利保障等法律服务;为该县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私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视服务需求,出具法律意见书。

设立暖心公益基金

2020年12月24日,合肥市律协决定设立“52 公益基金”。该基金主要面向因重大疾病、死亡等事件造成经济困难的执业律师、律协工作人员及其家属,进行救助。基金初始资金为人民币100万元,由合肥市律协拨付。后期,合肥市律协倡议全市律师事务所、律师积极捐赠,促进全市律师行业形成和谐互助的良好风尚。

作为广大律师的“娘家人”,合肥市律协一直注重维护律师的职业权利。为保障律师在法院候庭、办事期间有临时办公、休息及更换律师袍的场所,2020年10月22日、23日,由合肥市律协和蜀山区、庐阳区两家法院共建的“律师驿站”相继揭牌启用。“律师驿站”根据律师实际需要,设置了休息等候区、办公阅卷区、更衣区等三个功能区。“律师驿站”的设立,不仅为律师工作提供便利,优化律师职业环境,也进一步推动了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促进构建法官与律师良性互动关系。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