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老指导员
来源: 阅读量:10000 2021-01-19 15:57:06

近三四年来,机关小区林荫道上,几乎每天可见一位八九十岁老爷子推着既能放东西又能当凳子坐的小车子慢慢前行。这个老爷子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任指导员。我每次从他身旁经过时都会停下脚步,轻轻地喊道,张指导员,您好!老指导员便回过头应声道,小汪好!老指导员的慈祥脸庞、温和目光还是三十多年前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样子。

1987年7月中旬的一天,我中专毕业分配到安徽省九成劳改农场工作。分场政工股刘同志带我去上班的中队,刚走到中队办公室门口,一位着83式夏季警服的老警察从里面走出来相迎。刘同志跟我介绍,这是中队的张指导员。那时已59岁的张指导员身板儿稍瘦却很结实,穿着的淡黄色短袖警服的红领章崭新鲜红、肩膀上的红星盾牌耀眼夺目。笑容满面的张指导员伸出双手把我的手紧紧握住说,欢迎新同志,我们的队伍又有了新兵,党的劳改事业后继有人。望着张指导员希望的眼神,我觉得肩上沉甸甸的。

关于张指导员的大概情况,刘同志已在来中队的路上跟我说了:1951年参加工作,1954年入党。参加过土改和治淮,还参加了安徽省太湖县花凉亭水库的建设,来九成农场的20年里,组织中队的农业生产、带领家属办好商店。1985年,快退休的他又干起老本行——教育改造罪犯。虽然工作37年,但职务仍是中队指导员,是股级。退休后,他享受“三五干部”待遇(监狱工作30年、年满50岁的享受副科待遇)。这当然是后话了。我清楚记得张指导员跟我第一次谈话的内容。他说,管理教育罪犯,不得打骂体罚,文明管理。但要使罪犯服从管教,最关键要做到秉公执法。一定要跟罪犯及其亲属划清界限,做到不抽罪犯的一根烟,不贪不拿不占公家东西。他说,吃小亏但不会犯大错。他的话直白不深奥,但把大道理讲得清清楚楚。三十多年来,我一直把他的这几句话记在心里。那时候,中队干部每天夜里必须下监房组织罪犯“三课学习”,快退休的张指导员,天天夜里坚持在“三课学习”现场,雷打不动、风雨不断。一位年轻民警一天夜间没下监房,第二天张指导员发了火,把那位年轻民警狠狠地剋了一顿。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张指导员发火,也是唯一的一次。组织上照顾老同志,半年后,把张指导员调到大队股室,让他提前几个月“退休”。从此我与他的接触不多、有关他的信息也不多,因为他的退休生活很平静。

2004年,我转岗从事离退休干部工作,跟张指导员又有了接触。这些年来,张指导员来我的办公室次数不多,找我的次数也不多。就是不多的这么几次,他也不是为自己的事,而是为所在支部能更好组织学习、开展活动而提建议。这是一个有着五六十年党龄老党员的党性自觉。

2021年1月3日早晨,我惊悉张指导员去世:张指导员很少生病住院,行动也还方便,2020年12月30日早上,我还向推着小车的他问好。无疾而终的张指导员走得如此悄然无息,或许契合了他不事张扬的个性。他这辈子未谋得一官半职、也未能攒下殷实家底,但他知足常乐,不屈身事人。在悼念中,他弟弟深情朗诵了《石灰吟》,以表达对大哥的崇高敬意。我在张指导员遗像前虔诚地插上三根香,深深地鞠了三躬,以示深深的哀思。老指导员,您一路走好!

(作者:安徽省九成监狱管理分局民警 汪明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