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亲爱的同学们,‘界小未’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界小未”将带领大家学习有关日常安全自护、预防校园欺凌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在界首市回民小学,界首市检察院检察官李琳琳正结合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给同学们上法治教育课。身穿检察官制服的“界小未”、校园案件、普及法律知识、趣味互动……生动的法治教育形式,深深吸引住现场师生。
“界小未”是谁?实际上,“界小未”不是特指某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是界首市检察院倾力打造的未检工作品牌。2020年以来,“界小未”始终活跃在未成年人普法、维权、保护的一线,集案件办理、违法犯罪预防、心理健康关爱为一体,用专业、智慧和爱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界小未”走进家庭
“对于涉罪未成年人来说,家人的开解往往比法律条文更能让他们知错、醒悟。这种时候,我们应该拉一把。”“界小未”团队成员、界首市检察院未检办检察官吕文静介绍说。对于这些孩子,“界小未”结合他们的成长环境、犯罪原因、性格特征等开展亲情会见,同时还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一方面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一方面对他们的父母进行亲职教育,双管齐下,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重新感受家的温暖,唤醒他们心底的温情,促使亲情回归、道德回归。
除了挽救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界小未”还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加大对未成年被害人的关爱救助。2020年初,界首市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案件中发现被害人由于案件原因导致家庭生活困难。受疫情影响,被害人不方便到检察院来递交申请材料。“界小未”多次通过电话、微信告知被害人需要准备的材料,特事特办,成功完成了一起“不见面”的司法救助。2020年8月,“界小未”成功出庭支持起诉阜阳市首个申请撤销法定监护人资格案件,切实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环境。
“界小未”走进学校
学校是法治宣传的主要阵地,参与校园法治建设是“界小未”的工作重点之一。去年以来,界首市检察院开展了十余场次“界小未”送法进校园活动,受众达几千人次。
每次开展普法宣传,“界小未”都会根据听课对象的不同量身定制合适的宣讲内容,确保法治课堂常讲常新、听有所获。针对性侵案件多发的现实情况,“界小未”专门走进校园对未满14周岁的女生进行普法宣讲,帮助大家提高自护意识和法律意识。2020年11月,“界小未”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主题开设普法课程,围绕生活中突出反映的问题,告诉同学们如何辨别危险、遇到危险如何自救。此外,“界小未”还专门制作向未成年人发放的漫画普法手册,力争为孩子们提供最全面的法律服务,最温暖有效的保护。
在普法宣传的同时,“界小未”还关注到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例如学校门口一些流动摊贩向学生兜售“三无”零食、香烟等。这种情况,“界小未”当然不能忍!2020年8月以来,“界小未”联合该院第四检察部共同开展了专项走访摸排行动,针对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警示标志缺失、校园周边商铺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网吧向未成年人开放、校车安全五大方面开展走访调查。针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整改,有效净化了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界小未”走进网络
结合疫情防控工作,“界小未”还积极探索“互联网+”帮教模式,促进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内容和方式多元化。为确保帮教不脱节,“界小未”及时将帮教方式调整为线上。其中一名涉罪未成年人参与了社区防疫志愿活动,并被社区评为优秀志愿者。2020年6月,“界小未”通过连线北京地区检察院,对一名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云宣告”,被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成功回归社会。
疫情期间,界首市检察院推出“界小未”法治云课堂。为增强宣讲效果,“界小未”还精心制作了微动漫《西游普法之未检保护》进行“花式”普法,以趣味和普法并重的形式,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学法懂法守法。近日,该作品在全国检察机关“三微”作品评选中荣获微动漫类别“十佳作品奖”。
“让孩子们安全、幸福地成长是‘界小未’的奋斗目标。”该院副检察长王子银表示,“未检保护是一项有温度的工作,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万晨艳 吕文静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