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咱老百姓信访不信法,那是觉得当官的为了管我们,想要快点解决问题那就找大官。现在我们信法了,因为不管多大官都没‘法’大。”近日, 宿松县洲头乡泗州村村民吴贵明谈到自己从“上访户”转变为“守法户”的过程,深有感触地说。
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该县先后组织开展了“法治夜校”“服务大局普法行”“法治宣传四季行”等系列宣传活动。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用很“接地气”的语言宣传非法占用耕地建房、河道非法采砂、野外用火引发森林火灾、危险驾驶、故意伤害、毒品犯罪等农村频发案件相关的法律知识,并细致剖析农村、农民产生犯罪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此外,该县还开辟了新媒体普法、“普法邮路”“地摊普法”等法治宣传新路径。大力实施“双培养”工程,已培育“法治带头人”219人,农村“法律明白人”4883人,创建了1个国家级、8个省级、43个市级和130个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全方位点亮了基层法治教育的明灯,照亮了农村法治宣传的“死角”,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观念越来越新,与此同时,生活中的家庭婚姻、继承、赡养、扶养纠纷,生产经营中的山林、土地、水利权属纠纷,经济生活中的劳务合同、债务、赔偿纠纷滋生不断。相对以往的“官了、私了、官司了”纠纷解决途径,人民调解显得更具温情。
截至目前,该县共有各类人民调解组织273个,其中,县级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7个,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23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209个,实现了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的全覆盖。
宿松县还不断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供给,在全县22个乡镇均设立了法援工作站,在209个村(社区)建立法律服务便民联系工作点。“十三五”期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644件,为1287名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1564万元。同时,建立了旁听庭审、回访、案件质量同行评估等制度,每年回访率100%,受援人满意率100%,零投诉。
孙春旺 刘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