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省公安厅和阜阳市政府领导举行隆重授奖仪式,授予王干龙同志全国公安二级英模光荣称号。
现年48岁的王干龙是阜阳市公安局颍州分局王店派出所所长。多年来,王干龙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被群众称为“基层矛盾化解员,百姓安全守护人”。点点滴滴,尽管都是小事,但它像春风化雨般浸润一方。
▲图为王干龙深入田间地头调解矛盾纠纷。
阜阳市农产品交易市场迁入王店辖区后,王干龙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争取分局和党委政府的支持,实行警务前移,在农产品交易市场设立警企民调中心,派出所派驻工作人员会同市场管理人员,对发生在市场内的矛盾纠纷,一旦发现,立即调解,市场建立至今,他们已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起。2019年6月26日,时任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姚玉舟到王店派出所调研指导时,给予了充分肯定。王干龙在实践中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机制,将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化解在当地,他担任所长3年多来,该所警民联调室共化解矛盾纠纷500余起,矛盾纠纷调解数位居全市第一。
王干龙从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小案件”“小问题”入手,打防管控多管齐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王店镇刑事案件发案量同比下降46%。2017年10月,王干龙在对辖区快递物流行业开展检查时,发现一笔邮寄手机充电线的业务非常可疑,随即进一步核查,发现该邮件登记身份证号系伪造。王干龙紧抓线索不放,通过情报研判和追踪,一举抓获公安部交办网络贩卖制作枪支弹药案犯罪嫌疑人高某,在其家中查获成品枪支1把,半成品枪支数十把,铅弹数万发。2017年夏季,王店镇连续发生多起白日闯案件,王干龙高度重视,与民警认真研判案情,连续奋战数日,打掉这个危害一方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追回大量被盗抢财物。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他对于上级交办线索逐条落实核查,先后主办或参与核查省级以上线索6条,市区级线索48条,完成线索清零工作任务。村民王某某曾因敲诈勒索、寻衅滋事两次判刑入狱,出狱后仍不知收敛、不思悔改,多次欺压村民。2019年春节期间,王某某酒后持刀将同村村民砍伤。案发后,王店派出所迅速控制了王某某,但是调查中发现,村民因惧怕王某某,不敢出面作证。王干龙带人深入该村,进行点对点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耐心细致地做受害人和证人的思想工作,成功使案件得以突破。王某某被依法打击,群众拍手称快。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王干龙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等多方支持,在全市成立第一支“江淮义警”队伍,义务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每逢节假日,群众都能看到这支“红马甲”队伍在全镇巡逻,此举进一步织密了治安防控网络,在群防群治上走在了全市前列。
2020年春节,疫情防控成为派出所工作的重中之重。王店派出所配合卫生防疫人员累计检查车辆2.7万辆、6万人,排查高风险人员554人。5月13日,一名河北籍的发热病人任某某被从高铁西站带至王店中心医院隔离观察点。该人患有精神分裂症,情绪狂躁,有暴力倾向,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王干龙迅速赶到现场,凭着多年处置突发事件经验,耐心尝试与任某某语言交流,平复其情绪,分散其注意力,出其不意将任某某控制。经核酸检测,任某某排除了感染可能,被送到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了精神疾病治疗。
工作中,王干龙雷厉风行,但铁汉更有柔情时,每当看到贫困群众受苦受难时,就会触动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2017年3月,他在走访双郢村杨郢庄杨明连家时,了解到杨大爷的儿子因车祸已去世几年,儿媳妇离家出走,留下4个未成年的孩子,生活困难。王干龙立即筹集资金为其购买了冰箱、洗衣机、电风扇、衣柜等生活用品,同时组织派出所人员对杨大爷家卫生进行了一次全面打扫,整个环境明显得到改善。后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杨大爷两个孙子的孤儿证很快办了下来,并申请贫困救助金,杨大爷一家人对生活重新有了信心。当年7月,王干龙到双郢村入户走访贫困户王某时,发现其子韩某蓬头垢面站在屋内,腿脚被铁链拴住,地上都是粪便,臭气难忍。原来,韩某10年前因婚变打击精神失常,丧失劳动能力,发病时还砍伤过母亲。因家贫无力治疗,王老太太只能将韩某拴在屋内。王干龙当即赶到镇政府汇报此事,协调卫生部门,当天上门查看韩某病情,随后又协调卫生、民政等方面,次日便将韩某送入医院治疗。
从警24年来,王干龙始终如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神圣承诺。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聂学剑 通讯员 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