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2020年,太湖法院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带来的影响,迎难而上,奋力攻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狠抓执法办案,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全年受理案件6147件,审执结案件6083件,结案率98.96%,结案率位居全市法院前列。
收官之战 率先实现案件清结
面对新冠疫情肆虐的严峻形势,该院不等不靠,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办案,积累了丰富的司法经验,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能力。2020年2月20日,该院采用云系统审理了安庆市首例涉疫情防控违法犯罪案件,从立案到宣判仅用2天时间,不仅有力地维护了疫情防控秩序,也为审理类似案件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审判模式;2020年6月5日公开宣判了中央督导组挂牌督办的王某志涉黑案件,首要分子王某志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他犯罪成员均受到相应惩罚;审理涉恶势力犯罪案件4件,率先实现“案件清结”工作目标。
江淮风暴 执行质效名列前茅
加快长效机制建设,扎实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进程,一直是法院执行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该院努力探索新路子、拓展新途径,以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为抓手,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行执行联络员制度,在全县15个乡镇聘任202名执行联络员的基础上,2020年又新聘26名单元长、网格长担任执行联络员,执行联络员队伍几乎覆盖了每一个社居村和各行各业,2020年执行联络员协助执行的案件占到整个执行案件的42%,愈来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该院采用“腾笼换鸟”的方式,腾空闲置厂房11600平方米,帮助新企业入驻开工,为中小微企业追回债权5879万元;“黑财清底”是近年执行工作的重点,太湖法院在县委政法委牵头协调下,建立“部门联动,定期会商”机制,成立工作专班,院长亲自挂帅、靠前指挥,采取进驻案发地的方式,接管涉黑财产、查找相关线索,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出重拳,亮快剑,彻底摧毁黑恶势力犯罪经济基础,防止其死灰复燃。2020年“黑财清底”各项指标名列全市法院首位。
服务大局 破产重整稳步推进
为使企业尽快复工复产,促进县域经济步入正轨,该院在全力防控疫情的同时,做到未雨绸缪、提前谋划,主动到相关企业进行现场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出台了十四条意见和措施,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同时加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落实“六稳”“六保”任务,荣获全省法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通过线上调解,成功化解本地企业与阜阳市一企业相互起诉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稳妥推进文博园等破产重整,依法裁定认可该公司金融债权统一受让,促使资产价值得到最大释放,2020年11月,省人大代表团专程前往太湖县,实地听取了县法院关于文博园破产重整案件审理经验的报告,通过破产案件的审理,为该县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增添了分值;寺前法庭创新法治思维,“三项结合”助力精准扶贫;以“政法干警进网格”“千家万户访平安”等活动为契机,积极延伸司法职能,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确保矛盾在法治框架内得到解决,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实现“零距离”服务民生。
司法为民 锐意创新获得殊荣
司法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太湖法院因地制宜,在创新上做文章、在细节上抓落实,创建了具有太湖特色的诉讼服务品牌。一是诉前调解。该院速裁中心聘用一名退休法官担任调解员,除了受理诉前调外,还要处理县联调中心转入的案件和司法确认案件,2020年诉前调结案739件,同比增长62.77%,确认人民调解协议193件,同比增长19.87%;二是繁简分流。该院持续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组建4个速裁团队,发挥“门诊”解纷功能,着力打造审判“快车道”,让打官司更简便,2020年审理案件1257件,结案率100%,平均审理期限12天;三是诉讼服务。近年来该院加大信息化应用力度,网上立案、网上送达、网上缴费、网上调解平台全域开通,线上线下功能互补、有机融合,基本实现了事务集约、一站通办,2020年网上立案261件,跨域立案20件,荣获“全省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通讯员 徐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