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2020年7月1日《社区矫正法》实施后,阜阳市司法局积极探索建立社区矫正对象外出“三个阶段”“四个环节”“五个到位”的管理模式,通过严把社区矫正对象外出前、中、后三个阶段,规范审核、审批、监管、销假四个环节,确保实现理由正当、程序规范、外出管理、销假落实、违规处置五个到位,依法规范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管理,有效预防和避免了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脱管和重新犯罪情况发生,有力提升了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春节前夕,在全市年度司法行政工作会上,该市将规范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管理列为年度重点工作进行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将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管理作为监管安全的重要环节,作为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管和重新犯罪的重要措施。市局分管副局长亲自部署,调研并参与制定矫情分析会议制度,《社区矫正法》施行以来,市、县、乡三级分别召开矫情分析会达700余场次,在专题业务培训班上和工作会议上重点就外出管理进行强调,确保了思想认识到位。严格事前审核审批,确保程序规范到位。对于社区矫正对象申请外出的,坚持“四个必须”原则。即理由必须正当充分、材料必须齐全真实、程序必须合法依规、审批必须符合权限。社区矫正对象外出需按照规定提前到司法所书面提交申请,注明外出原因、时限、地点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核实、实地调查等方式,认真审查其外出的理由、目的地和相关材料,对于材料真实、符合法律规定且理由正当充分的,审批准予请假外出。对于外出探亲、祭祖的,要求必须是在法定节假日期间,且严格按照法律和相关规定限制探亲的范围。对于特殊情况或者情况紧急的,采取电话、微信、矫正小组成员、亲属代为申请等方式向司法所报告,司法所进行登记并核实,待其请假返回时补办相关手续。根据社区矫正对象请假的期限,对于七日以内、七日至三十日、三十日以上或者至两个月内外出时间累积超过三十日和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的,严格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审批,并备案和向检察机关通报,确保了外出审核审批程序规范,审批制度落实到位。
同时,跟踪掌握外出情况,确保外出管理到位。在社区矫正对象外出期间,工作人员采取电话、微信、手机定位、“智慧矫”APP、实地查访、委托协助监管、短信提醒等“七合一”方式进行跟踪掌握情况。一是电话督促外出矫正对象按时汇报工作、生活、思想动态等情况,以便及时掌握并记录在卷;二是利用微信视频加位置共享准确掌握矫正对象所在位置信息;三是通过手机定位系统,查看其活动轨迹;四是利用“智慧矫”APP每天两次签到,同时确认位置信息和活动轨迹;五是对于有特殊情况或者有疑点的人员,派工作组到矫正对象外出地核实了解包括外出就医人员病情康复等情况,并对其进行教育和相关疏导工作;六是对于请假时间较长或者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矫正对象,及时协商委托外出目的地社区矫正机构进行协助管理;七是对所有外出请假矫正对象发送短信,提醒其请假期限和应当遵守的规定,通过“七合一”管理方式,确保了社区矫正对象在外出期间不脱管,维护了监管安全稳定。目前,全市手机定位人员3484,安装“智慧矫”APP人数2090名,基本实现了社区矫正对象定位信息全覆盖,春节期间共核查社区矫正对象外出161人次,采取信息化核查共计17381人次,确保了外出期间管控到位。
严格执行销假制度,确保销假落实到位。按照“四必有”原则严格落实外出销假制度,即“有请假必有销假”“有逾期必有调查”“有违规必有处罚”“教育活动有漏缺必有补课”的原则。社区矫正对象假期届满返回执行地时,需立即向司法所报告并完善销假手续,必须由本人到司法所进行销假,汇报外出基本情况并提供请假出行票据和相关证明材料(如车票、病例等),特殊情况的,可以采用微信视频加位置定位进行销假,司法所工作人员及时核实,做好记录进行销假,并对其外出轨迹进行查询,查看其外出范围是否违规,汇总整理请假材料归入档案。期满前需要续假的,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审批。社区矫正对象因请假外出,未参加当月集中教育与公益活动的,其返回执行地后,由社区矫正大队组织安排集中教育,避免因请假导致教育学习的缺失。
依法严惩违规行为,确保违规处置到位。对于社区矫正对象违反外出管理规定时,按照“违规必查、违规必罚、过罚相当、依法处置”的原则,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分别处置。发现社区矫正对象违规私自外出的、超越请假活动范围或者逾期不归的,司法所工作人员立即向县级社区矫正大队进行报告,并联系公安机关及时进行调查、查找,查找到的,责令其立即返回并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置,查找到但其拒绝接收监管的,视情节依法提请治安管理处罚建议、或者提请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对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执行。期满未返回或者私自外出超过一个月的,依法提请相关处置建议,确保了违规处置到位。《社区矫正法》施行以来,全市共处罚私自外出社区矫正对象200人,其中训诫141人,警告59人,处罚逾期返回社区矫正对象7人,其中训诫4人,警告3人,切实维护了社区矫正刑事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吴永好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