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构建多维格局 聚力协同发展 蚌埠监狱实现34年无罪犯脱逃
来源: 阅读量:10000 2021-03-25 15:27:52

法治安徽网讯 截至3月21日,蚌埠监狱实现连续34年无罪犯脱逃目标,防逃排名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成绩来之不易。蚌埠监狱党委书记、政委朱守武表示,这是全监上下团结奋勇拼搏争取来的。近年来,该监狱牢牢把握主责主业,不断完善“大安全、大管教、大练兵、大发展”工作格局,推动监狱整体工作向上向好。

构建大安全格局 织密织牢防护网

警笛长鸣,一名服刑人员在AB门挟持人质欲强行出逃。监狱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监狱、武警、公安三方立即响应,迅速在监狱周边、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入口和出市重要通道设卡围堵。最终,服刑人员被成功抓捕。

“在此次演练中,监狱指挥中心与蚌埠市公安天网实时对接,有力提升了应急处置工作能力。”蚌埠监狱指挥中心指挥长方文介绍。

近年来,蚌埠监狱在常态化开展多警联动防逃应急演练的同时,综合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手段,打破职能、部门等限制,深入拓展联勤指挥中心中枢功能,为监狱安全稳定夯实堤坝。

“确保监狱安全,不仅要密织安全网,还要研判狱情主动出击。”蚌埠监狱狱政管理科科长杨剑表示,蚌埠监狱创新工作模式,突出重点部位,集中优势警力,对安全隐患精准清除、有效防范,持续提升监狱整体安全系数。

深耕立体大管教 暖阳行动助改造

在蚌埠监狱一监区,服刑人员汤某看着民警录制的亲属视频,几度哽咽:“马警官,我父母年纪大了,我好久没联系上他们,没想到你们找到了他们……我一定好好改造……”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监狱执行封闭管理。蚌埠监狱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指引,采取远程视频会见、视频家书、亲情电话、平安家信等亲情帮教方式,促进服刑人员积极改造。

“帮助服刑人员悔过自新,重新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是教育改造工作的着力点也是落脚点。”蚌埠监狱仔细摸排家庭困难的服刑人员,开展“暖阳行动”,主动将帮教工作向社会延伸。与此同时,监狱引入系统内外优质资源,开展“教授专家进狱园”活动,构建内外联动、同向发力的“大管教”格局,为服刑人员走向新生铺就“阳光大道”。

“职业技能教育是服刑人员重新融入社会的必修课,有了一技之长就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蚌埠监狱出入监监区负责人刘正平介绍,疫情之下,蚌埠监狱与安徽机电技师学院联合办学,建立罪犯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去年8月,首期初级电工培训班开班,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视频授课方式,150名服刑人员在内外连线的互动教学中学会了日后谋生的“新手艺”。

实战导向大练兵 政治强警铸铁军

3月12日,安徽财经大学迎来60余名蚌埠监狱民警。通过课堂专题教学和实践教学,他们学党史践初心,汲取奋进力量。

政治建警,思想强警。蚌埠监狱把提升民警队伍政治能力作为主线,将政治属性贯穿监狱工作始终,狠抓队伍素质提升。探索常态化开展夜校讲堂、应急处置演练、警体技能考核、学习交流研讨、业务知识竞赛和廉政警示教育等“七个常态”练兵举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与能力共锻炼,持续提升队伍战斗力。主动与周边高校、军校、党校联系,引导民警在高校学思践悟,感悟学习方法;在党校锤炼党性,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在军校学训结合,锻炼过硬本领,着力培养民警队伍吃苦耐劳品质,弘扬崇尚实干、勇于担当的精神。

与此同时,蚌埠监狱选派青年民警到蚌埠市公安局挂职锻炼,与公安民警同执勤、同出警,引导监狱民警打破“大墙思维”,提升实战能力水平。“我在公安挂职,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们优良的纪律作风,只要群众需要,人民警察随叫随到……”青年民警吴柯均深有感触地说到。

整合资源大发展 融入地方促发展

“如果不是你们处置及时,我都不敢想会怎样……”服刑人员李某回想起一周前的经历,还是心有余悸。

那天夜里,李某突然昏迷意识不清,蚌埠监狱医院民警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并开通转诊应急通道,第一时间把李某转往社会医院救治。由于诊疗及时,李某已无大碍,顺利康复出院。

为提高救治效率、降低监管安全风险,蚌埠监狱与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建立人才培养、双向转诊、资源共享等机制,有效控制服刑人员外出就医,节约危重病犯转诊时间,打通了一条救治生命的绿色通道。

据了解,近年来蚌埠监狱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强化医疗卫生、监管安全、教育改造、队伍建设等深度融合,凝聚起同舟共济的强大合力,全力打造监狱发展升级版。

(通讯员 钟仓健 张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