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铜陵市采取“五推进”举措推进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今年以来,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915件,开展各项法律援助品牌建设宣传活动6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宣传用品3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4000余人次。
推进法援服务便民快捷机制。该市及县区以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实体平台、热线平台融合发展为契机,推动各项法律援助事项全程快速办理。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为所有刑事案件被告人提供律师辩护和法律帮助。对持有残疾证的残疾人、孤寡老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免于经济状况审查,对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实行上门办理。让全市群众就近申请、只跑一次,实现快捷、高效的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
推进品牌宣传活动创新机制。利用元旦、春节农民工返乡、元宵节、“三八”妇女节、学雷锋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法援惠民生”系列专项品牌宣传活动。通过政府网络平台、安徽法网、法律援助微信群、QQ群等进行网上宣传。组织法援志愿律师、司法所工作人员入户宣传。
推进案件质量提升机制。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制定铜陵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价暂行办法,实行受理、办理、开庭、法律文书制作、维护受援人权益、法院是否支持诉讼请求、结案归档、卷宗整理等办案细节、环节上明确案件质量和服务水准指标,根据质量评价分值分等次发放办案补贴。
推进不断完善人民满意度评价机制。加强案件受理、指派、审查“三个监督”。开展庭审旁听、案件质量评估、回访受援人及亲属、听取办案机关意见,建立全程化监管机制,设立绿色通道岗位、意见箱、公开投诉电话、领导信箱等方式,畅通受援人监督投诉渠,不断完善人民满意度评价机制。
推进法援民生工程资金监管机制。坚持专款专用,保证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配套资金及时到位,按照考核办法规定每月及时发放办案补贴。通过法援中心初审、分管领导复核,分管财务的局领导审批等方式、加强对法援民生工程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
(通讯员 林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