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黄山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成功入选2020年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新起点,组织实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提升年”活动,全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惠”字当先,不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黄山市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全省一单”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动态调整完善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升级完善“皖事通办”、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加强基层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实现更多事项“就近可办、异地通办”,实现高频事项全覆盖。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实行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清单管理”登记,扩大企业简易注销范围,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安徽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对标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谋深谋实2021版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实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市政府与民营企业家定期联系制度,纵深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和常态化活动。
坚持“法”字为本,不断规范政府行政行为。黄山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安徽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修订《黄山市人民政府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程序规定》,进一步完善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配套制度。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落实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重点执法部门的监督力度,开展执法资格认证管理、执法案卷评查、行政裁量权规范调整等活动,推动各级行政执法机关执法行为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严格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
坚持“解”字优先,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活力。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和省、市实施意见,实现“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队伍建设数量和质量双达标,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占比达50%。实现综合性、一站式的纠纷化解工作平台建设全覆盖。开展“《民法典》进万家解纷争促和谐”专项行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广“作退一步想”等品牌,完善信访制度和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扎实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
坚持“创”字引领,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以创促建、以创促改、创建结合、重在建设,认真总结提炼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经验做法,对包括黟县在内的全市旅游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效果进行调研评估,向省政府提交进一步优化综合执法权限和执法区域设置的工作方案,着力解决权力交叉、执法效率不高、协调联动机制不畅等问题,实现旅游综合执法全覆盖。在全市推广黄山区政府法治乡村建设经验成果,积极探索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努力打造法治乡村建设黄山样板。
(通讯员 苏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