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漆黑的夜晚,昏黄的路灯下,执勤交警手持反光贴,仔细排查夜间通行的电动车、农用车,发现尾灯不亮的,迅即拦下,贴上反光贴……这是宿松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街头“夜警”为群众办实事的写照。自3月初开展学党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该大队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检验民警、辅警“执法为民”的试金石。
为汲取党史的“精神养分”,该大队将学党史与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有机结合起来,以最小作战单元或支部为单位,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每天晨会开辟“岗前五分钟学党史”,由当天值班长诵读;在会议室设立“小课堂”,备有精品党史书籍和视频资料随到随学,支部书记适时组织大家交流学习心得,让党史教育走心入脑,滋养执法为民初心。通过学习教育,该大队民警、辅警对交警执勤执法和窗口服务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坚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
3月初,该大队改变常规勤务模式,安排夜间值班警力上路开展“亮尾行动”,现场为尾灯不亮的车辆粘贴反光贴,并帮助群众修复车辆尾灯简易故障,累计粘贴反光条4000张。他们还深入10多个乡镇,为120多辆农村环卫车统一粘贴了反光标识。
该大队始终把预防农村地区交通事故作为工作重心,4月初,他们组织开展了向公路沿线“一老一小”赠送交通安全“三件套”(反光围裙、反光袖套、反光帽)和安全头盔活动,组织民警、辅警深入农村和学校宣讲交通安全,提高公路沿线群众和学生“知危险 会避险”能力。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该大队聚焦酒驾查处工作,梳理了2020年酒后驾驶营运性车辆驾驶人名单,采取上门查看、电话了解等形式了解这些驾驶人在驾驶证被吊销后的工作生活情况,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防止他们铤而走险再次驾车。千岭乡新前村村民石某某2020年因为醉酒驾驶营运车辆被查,驾驶证被吊销,交警四中队民警多次上门谈心、交流和引导,石某某表示再也不酒驾,还当起了以身说法的拒绝酒驾宣传员。
“作为交警,我们的终极目标是通过管理来保障道路的畅通和安全,提高群众出行的安全感、满意度。”该大队大队长罗林如是说。
(通讯员 李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