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日前,根据《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庆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安庆市各县(市)区已基本形成改革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履行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管养机制。履行属地管理职责,落实受益者责任。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强化农村公路应急管理,着力健全农村公路应急管理指挥体系、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体系、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提升应急管理综合能力水平。
建立多元的资金保障机制。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管护资金筹集渠道,强化管护资金保障,管理养护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同时创新农村公路发展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资金补助、先养后补、以奖代补、无偿提供料场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完善三级路长制度,强化法规政策和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市场化,加强安全和信用管理。开展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创建,积极参与“四好农村路”国家和省级品质示范创建工作,推进市级“示范路、示范乡镇,优秀乡村道路专管员和优秀管理养护工”四个一品质示范创建活动。
此次养护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到2022年,基本建立“统筹领导、分级管理、乡镇为主、乡村尽责”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形成财政投入职责明确、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格局。农村公路治理能力明显提高,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和路域环境明显提升,交通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全市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年均养护工程比例不低于5%,中等及以上农村公路占比达到85%。到2035年,全面建成农村公路体系完备、运转高效的长效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基本实现城乡公路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况水平和路域环境根本性好转,农村公路治理能力全面提高,治理体系全面完善。
(李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