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普通百姓担当基层治理“主角”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1-05-14 09:59:38

4月26日5点多,家住滁州市南谯区珠龙镇广卫村的庞春友像往常一样,起床收拾妥当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同在一个安置小区的几位老伙计家门口敲敲门,喊几声,直到听到屋里有人照常回应,这才放心离去。身为村里老年互助组的组长,有着53年党龄的庞春友是广卫村老人们的主心骨,广卫村干部的工作好搭档。“邻里间有情谊;互帮助如兄弟……这是大家在村规民约中的约定,就是我们日常行动的对照”。

村规民约内生自治动力

庞春友口中的村规民约,是几经丰富完善的《广卫村村规民约》,琅琅上口,涉及规范日常行为、维护公共秩序、保障群众权益、调解群众纠纷、引导民俗民风等5个方面重要内容,“公筷公勺”等更多文明理念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也及时融入“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重点就在村民做主。广卫村党总支书记潘诗江介绍,村规民约是按照“征集民意、拟定草案、提请审核、审议表决、上报备案”等程序制定。村民自己的约定,执行权也交给村民。村里建起道德“红黑榜”,组建村民议事会,大事小事都拿出来评一评、说一说。村民代表在议事会上主持化解各类矛盾,村党总支总体协调,全程公开透明。2019年6月新建的安置小区北面的闲置土地,正是经过村民议事会决定,加以改造,开辟成集中连块菜园,由村民自愿认领。

4月26日10点,记者赶到广卫村安置小区时,潘诗江正和庞春友调解因乱扔垃圾引起的一起村民纠纷。“今晚我召集安置小区住户开个村民议事会,你也一起来说道说道村规民约里关于保护环境、管好垃圾的约定。”庞春友的想法和潘诗江不谋而合。

2020年,广卫村的村规民约入选全省100个优秀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

“小事有民约,大事有村规”,广卫村是南谯区基层治理工作的缩影。2019年,南谯区在全区推行城乡社区协商“点事、定事、议事、决事、办事、评事”的“六事”工作机制,指导村(社区)有效开展村民自治工作。目前,已经实现66个村和农村社区的村规民约全覆盖。

“红色细胞”激发自治活力

几道弯曲山路过后,南谯区大柳镇曲亭村岳河村民组掩映在一片葱绿中。曲亭村第一个“党群连心驿站”便建在此。靠山吃山,这里,家家几乎都从事着与山林有关的劳作。“往年因栽树引发纠纷达200余起,基本都是树木与农田的距离之争。上个月,村民组的党员牵头,与村民代表在晚上休息时聚在驿站,共同商议解决办法,约定村民组内的村民,凡是栽树要距离农田3米开外,杨树要距离农田5米开外。”曲亭村村委会主任郑世杰告诉记者,这样的约定经过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挨家挨户征求意见后,基本已经达成共识。今年因栽树引发的纠纷锐减到20多起,而且村干部介入后,依据约定处理,基本心服口服。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大柳镇今年以来在辖区全覆盖“党群连心驿站”,以村民组为单位,进行标准化建设,激活“红色细胞”。按照“试点+全面”“标准+配套”的总体建设思路,以有党旗誓词、有驿站标识、有基本设备、有党建制度等“十有”为标准,该镇已建成12座“党群连心驿站”,搭建起社会治理“微阵地”。借助“党群连心驿站”,建设12个“红细胞服务站”,服务站配备政策宣传册、医药箱、雨伞、纸杯、茶水、针线包、书籍等物品,为来往群众提供方便。同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定时联系群众,开展“三讲三解”活动。

大柳镇党委副书记张俊介绍,“党群连心驿站”引领村民自治模式既体现了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也体现了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

民主协商提升自治能力

今年夏天,家住银花西区的业主在尽享绿树成荫时,再也不用担心蚊虫成群。

银花西区是城区老旧小区,绿植面积较大,前几年随着气温的上升,小区内蚊蝇孳生,给小区内居民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接到这一问题反映,社区协商委员会启动了协商流程。

协商委员会采取“7+X”协商主体模式。7名主体成员是常设成员,从社区“两委”成员、社区监督委员会成员、专业社工(社会组织)成员、居民代表、“两代表一委员”、辖区单位代表和相关专业人士中推荐产生,另外利益相关方代表数人,根据实际情况由社区“两委”推荐并经过社区协商代表会议选举产生。

最终协商方案是社区牵头,物业主导,定期清理污水沟,清洁垃圾桶,加大垃圾清运力度。同时,在所有小区内添加捕蝇笼、诱蚊灯,有效控制蚊蝇孳生,每个小区选举居民代表和业委会一起监督管理。

作为我省协商示范社区,银西社区的协商议事机制持续让社区居民深度参与社区共建。据银花街道党工委委员(挂职)、银西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许平介绍,社区制定完善了协商组织的组建和运作机制,制定了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工作职责制度,组建了银西社区协商议事微信群等网络协商议事平台。

南谯区的“六事”工作机制在银西社区取得生动实践。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单元楼栋、居民小组、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和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参加议事、评事,规范民主协商议事规程,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智慧,用群众习惯的方式来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

目前全区24个城市社区和63个农村社区均成立了协商工作委员会,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协商委主任。仅2020年,全区共开展了600余次民主协商活动。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唐欢 通讯员 王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