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1-05-14 10:45:21

桐城区位独特,背依大别山,濒临长江。境内山、河、湖泊密布,是理想的屯兵和练兵之地,合安公路、桐枞公路、西大路是皖西境内进抵长江的交通要道。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战略位置,使桐城成为渡江战役西线二野部队的重要基地。

位于桐城中学校园内的这幢高台基的建筑就是二野渡江司令部旧址。1949年4月“北平和谈”破裂,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作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决策,发动了波澜壮阔的渡江战役。刘邓首长领导的第二野战军,作为渡江主力部队,是一支作风顽强、纪律严明、拥有40余万兵力的部队。1949年4月1日,刘伯承司令和李达参谋长首次来桐,视察先遣三、五兵团,选择、布置渡江地点;他们首先到达罗岭,在罗岭的龙家祠堂观看了水上练兵;还登上小龙山,用望远镜俯瞰了长江南岸,仔细观察了敌北据点安庆城,作出“暂不攻安庆,积蓄力量于渡江作战 ”的果断决策。

在渡江战役即将打响的关键时刻, 1949年4月14日,刘伯承、张际春、李达从舒城,邓小平从肥东来到桐城。当晚,刘邓首长下榻于桐城中学小四合院。4月15日,二野在桐城中学召开师、地方地委级以上干部会议。邓小平在会上传达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作了目前形势及有关国共两党在北京谈判问题的报告,深刻阐述了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等问题。刘伯承号召部队用最大力量进行渡江作战的准备。会议还明确论述了“战斗过江”和“和平过江”的关系,指出:不管是“和”是“战”,都要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百万雄师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分三路全面出击,发起了扭转乾坤的渡江战役。伟大的渡江战役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桐中高干会议,充分地体现了党中央、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战略思想,是对渡江作战的总动员和总部署。

1980年,桐城县政府将二野渡江司令部旧址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中共桐城县委将该址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中共桐城市委党史办公室在室内开辟二野渡江纪念陈列展,对外开放。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70多年后的今天,当桐城中学师生再次追忆起那场荡气回肠、激人奋进的渡江战役,每个人都情不自禁为渡江战役的辉煌胜利而欢欣鼓舞。渡江战役展现的是坚定信念、革命到底的精神,是无所畏惧、不怕牺牲的精神,是勇往直前、连续奋斗的精神。

“经过渡江战役伟大精神的洗礼,我更加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我们青年一代应该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继往开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桐城中学高二15班学生汪颖说。

桐城中学团委干事、教师张泓说:“让党史知识伴随着学生日常的学习,让党的革命历史、伟大征程入脑入心,让学生既能够铭记党史,又能够在未来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中感党恩、明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各地的党组织纷纷来此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为让这所红色教育基地更生动形象地展现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桐城中学加强对革命文物的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保护修复、展示传播,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让伟大的渡江精神的价值内涵得以充分诠释和展现。

“二野渡江司令部旧址坐落于我们桐城中学,全校师生感到无比荣幸,也倍加珍惜渡江战役英雄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一定会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代代传承。”桐城中学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主任吴世敏说。

(曹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