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居民家中过期失效药品如何处理?如果随意丢弃、处置不当,不仅会污染环境、回流社会还会扰乱药品市场秩序、影响群众用药安全,这是始终摆在药品监管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近年来,铜陵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方式,强化过期失效药品回收监管,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布下“一张网” 把回收站点建起来
早在2007年,铜陵市就探索开展家庭过期失效药品回收公益活动,在全市设置35个家庭过期药品定点回收单位,随后逐年调整增加到如今的122个,确保了全市城区每一个社区、乡村每一个乡镇至少设立一个回收点,回收网络覆盖全市所有区域。
建起过期失效药品回收站点后,铜陵市市场监管局狠抓回收站点的规范工作,所有回收点实行统一定点标识、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考核制度;并与各回收点签订《药品回收管理责任书》,督促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回收和妥善保管过期药品,实行动态管理和定期考核,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严肃查处,取消其定点回收的资格。
宣传“一个调” 把舆论声势造起来
如何让全市老百姓参与、支持过期失效药品定点回收工作,为生态环保作出贡献?铜陵市市场监管局打出一套宣传造势“组合拳”,放大传统宣传方式效果,在铜陵市主流媒体上用整页版面宣传过期失效药品定点回收的重大意义和措施;通过药品零售企业在全市发放了5000余份《家庭过期失效药品定点回收情况调查表》,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增加群众的参与度;组织食品药品安全专家和执法人员走进社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等场所开展科普讲座宣传活动,普及安全用药知识,提高消费者对过期失效药品危害性的认知度。
与此同时,铜陵市市场监管局还创新宣传方式,开发过期失效药品定点回收工作公众号,在公众号内设置过期失效药品小贴士专栏,通过动漫小视频的形式,简明生动地介绍过期失效药品危害、如何判断药品使用期限、处理家庭过期失效药品方法以及市市场监管部门主要监管举措,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
投入“一笔钱” 把失效药品收起来
如何调动和要求群众参与药品回收工作的积极性?铜陵市从2012年起将过期失效药品定点回收工作纳入民生工程,每年按照各回收点回收的药品数量、货值金额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奖励;各回收点利用奖励资金,购买毛巾、牙刷、创口贴等日用品,作为“回礼”送给每一位前来送过期药的市民,极大调动了药店和市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铜陵市市场监管局还扩大过期失效药品回收面,由当初只回收居民家庭过期失效药品,扩大到回收全市所有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和居民家庭过期失效药品,实现回收来源全覆盖。与此同时,该局还强化对非定点单位、其他组织或个人擅自进行过期失效药品回收销售的执法查处力度,保障定点回收的公益性、可控性、延续性,让这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近十年来,铜陵市共拿出150万余元民生资金奖励回收点,累计从居民手中回收过期失效药品35吨,总价值385万余元。
对这些回收的药品,铜陵市市场监管局在“3·15”和“12·4”等重要时间节点,由执法人员对各个回收点上报的过期失效药品现场登记、称重,并按照固体、液体等分类打包,委托全市唯一一家具有危险品处置资质的公司进行绿色无害化销毁,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铜陵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新理念,持续在过期失效药品宣传、监管、打击、无害化处理等上下功夫,确保这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花结飘香。
(通讯员 章洋 巩树东 杨成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