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感人至深的警嫂回执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1-05-19 10:24:25

“首先感谢教育整顿小组给我这次难得的‘数落’我老公的机会,因为警察这份职业,女儿的成长教育,他错过了很多,家庭聚会更是少有他的身影;因为这份职业,我不得不总是迁就他的时间来安排家庭生活;因为这份职业,我不得不养成在他的工作时间尽量不给他打电话的习惯……”这是宿松县公安局一位警嫂在《致参加全省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干警及家属一封信》回执中写下的内容。写信的人,叫郭凤,是宿松县公安局孚玉派出所民警祝弘毅的妻子。

为扎实开展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工作,今年4月,宿松县公安局向全县公安机关广大民警家属印发了《致参加全省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干警及家属一封信》,希望广大民警家属能够支持、配合教育整顿工作,当好廉洁从政的“守门人”“廉内助”,维护好家庭的和谐幸福,并以《回执》方式就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向公安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民警家属的每一封《回执》,都言辞恳切、语重心长,既表明了对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的支持,又表明了配合当好民警家人的决心,同时提出了真诚的建议。

“希望丈夫能正常的作息,休息好才能更好地工作。”“希望丈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点时间陪家人和孩子。” “希望组织对基层的他们多给予一点关爱,适当增加休息时间,也能更好维护家庭和谐关系。”……一线民警的妻子们也借这次机会道出了埋藏已久的心声。

基层民警日常的工作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对家庭是否尽到了应尽的责任?长期坚守在公安法医岗位的何文虎、交警岗位的吴晓强和城区派出所岗位的祝弘毅,用他们对公安事业的无怨无悔的付出,给出了最生动答案。

80后民警何文虎,从事法医工作8个年头。他说,因为法医承担着全县人体损伤及非正常死亡的勘验工作,24小时随时待命是他和同事的工作常态,只要接到警情,说走就走,哪怕家里有再重要的事情,都要以工作为先,至于学校接送孩子和辅导作业这些日常,更是全部落在妻子吴春荣一个人肩上,所以,他总觉得自己欠家人太多太多。

在交警岗位上工作了5个年头的吴晓强,是一位90后民警,他工作的单位交警五中队,距离县城40多公里,一周回一趟县城都是件十分奢侈的事情,随着G347国道的试运行,过境车辆越来越多,维护道路交通管理任务重之又重,现在他比以前更忙了。5年来,每年的大年三十和初一,他都是在小孤山景区维护交通秩序,没跟家人吃过一顿团圆饭。在基层乡镇医院工作的妻子殷文凤,已经怀孕9个多月了,他都没有好好陪过一天,就连前几天做产检,妻子都是一个人挺着大肚子去的。

孚玉派出所位于宿松县城区,每年接警量占全县的一半,平均每天接警量在20起以上。80后祝弘毅,在这样的环境下整整工作了7个年头。7年来,他几乎每天都是处在紧张的工作状态,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办事群众,录入一起又一起的警情,化解一件又一件的矛盾纠纷,办理一宗又一宗的行政案件……没完没了的工作,让他成了一个把家当旅馆、把单位当家的人。他这么忘我的工作,妻子郭凤能理解和支持吗?

郭凤在《回执》中这样写道:“与他在一起,我时刻铭记,他不是属于我的,因为我打电话很难叫回他,单位打电话必定是扔掉我就走,但我们女儿总是特别自豪警察爸爸,如今我也渐渐喜欢‘警嫂’这个称呼。”

这是多么坦诚、多么感人至深的一番话语啊!郭凤的心声是千千万万个警嫂的心声,其实,做警察的家属也不易啊!

在接受采访时,郭凤怜爱地说,警察自己的辛苦付出,有时不但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还得不到老百姓的理解,受到了委屈只能憋在心里。

其实,在每一位警察的内心深处,又何尝不是深藏着一份对家人和家庭的愧疚,他们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妻子会比其他人生活得更加辛苦?他们多么希望能够为这个家多打扫一次卫生,多接送一次孩子,多做一次饭菜;他们多么希望能够多一点闲暇的时间,带着老婆孩子出去走走看看;他们多么希望能在这个家庭需要他的时候分担更多。但是警察不是普通人,因为使命在肩,别人和别的家庭更需要他们,他们必须是百姓心中除暴安良的“超人”。警情、案件、纪律、法律永远是他们内心的冲锋号角,每当号角响起,他们就要铁石心肠、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警察守着大家,警嫂撑起小家。警察不易、警嫂更难!她们用柔弱的双肩,撑起爱人的“大后方”,那镶嵌在一起的军功章,一半是风雨兼程,一半是不离不弃!

孙春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