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拿着扫帚打扫马路,清理路边垃圾杂草……近日,笔者在岳西县天堂镇石桥村看到保洁员方海春一直在忙个不停。
“村里帮我安排的这份工作,每个月能领到800元工资,离家又近,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48岁的方海春告诉笔者。
近年来,石桥村盘活闲置资产,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开展产业扶贫,巩固脱贫成果。去年,全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30万元。“我们村里分别设立了保洁、光伏维护等公益性岗位,安排17位劳动力弱的建档立卡户就近就业。”石桥村党支部书记王诗斌告诉笔者,村里也出台了公益性岗位考核办法,对公益性岗位职责、奖惩作出明确规定。
今年以来,石桥村累计发放公益性岗位补助7万元,带动其他建档立卡户参与沟塘清理、河道保洁等公共事务,临时用工2300人次以上,发放劳务报酬16万元。
据天堂镇党委书记徐险峰介绍,天堂镇把开发公益性岗位民生工程作为贫困群众稳就业的重要渠道,全镇累计开发扶贫公益岗位3700多个,帮助部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王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