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成立领导小组、工作专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检察官走进乡村社区,下基层办实事,推进律师网上阅卷“一次不用跑”,一体化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重复信访积案“一包到底”……自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合肥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实际,注重融入日常、融入业务,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高站位部署多层次学习
5月28日,合肥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何宏海主持召开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与会人员围绕学习4本指定书目,就立足检察职能,如何开展好“检察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和推动合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行充分发言和交流。
据了解,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两级检察院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出台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和《实施清单》,明确工作任务。与此同时,通过制作宣传展板、开设专栏、发布“两微一端”信息等,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聚焦学习目的,围绕必读书目,两级检察机关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邀请省委党校高淮成教授向全市两级院作《百年党史 辉煌历程》专题辅导;院领导班子以普通党员身份下沉支部领学促学、赴基层院实地督导指导;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读书班、支部集中学习等,分专题开展自学和集中学习研讨;开展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举办主题征文、演讲比赛、“节日里的党史教育”等系列活动及党员集体过“政治生日”等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引导干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高标准抓实为民办实事
“你先别激动,喝口水,今天我就是来听你们说说心里话的。”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切实为群众办实事,着力解决他们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4月30日,检察长何宏海先后接访18批次来访群众,6个小时的接访中,一句句亲切的话语,既拉近了与来访群众的距离,也打消了申诉人心中的顾虑。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合肥市检察机关突出检察特色,创新提出了办好“1234”检察为民实事,列出一份清单、落实两项制度、推进三项工作、办好四类案件,在持续推动“检察为民办实事”走深走实中彰显省会检察担当。
截至目前,全市两级院共明确“检察为民办实事”清单125项;严格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和“重复访积案包保化解”制度,对2020年以来已办理的5877件群众信访件开展“回头看”,确保回复率、答复率100%。
两级院还着力推进检察官进社区(村)、律师网上阅卷全覆盖和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目前,已分批组织356名检察人员进社区(村)开展工作,成功办理163件律师网上阅卷事项,变“最多跑一次”为“一次不用跑”。同时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切实发挥检察作为,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全面梳理刑事、民事、公益诉讼等方面的案件,对涉及司法救助、虚假诉讼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案”,努力做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高质量发展体现新作为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办实事”是归宿落点,“开新局”是检验标准。全市检察机关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各方面的新需求,细化举措,总结推广,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奋力开创合肥检察新局面。
5月25日,合肥市检察院公布全市检察机关1至3月份主要办案数据。从数据中可以看见,一季度,刑事检察案件数量明显上升,民事检察办案力度不断加大,行政检察办案数量持续增长,公益诉讼检察案件稳步推进。据了解,一季度以来,合肥检察机关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扎实推进“四大检察”全面充分协调发展,各项检察业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在涉未成年人犯罪特殊保护,受理信访案件,办理司法救助案件,服务保障非公经济发展等方面,检察成效也较为显著。两级检察注重发挥院领导带头办案示范作用,一季度,入额院领导共办理各类案件446件,同比上升53.8%。其中检察长办理20件,占4.48%,副检察长、检委会专职检委及其他入额院领导办理426件,占95.52%。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徐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