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活的小区北城万科中央公园前有一条宽阔的道路,叫筱斋路,每次走在这条道路上,就会想起一个人,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革命先烈崔筱斋先生,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盛夏的长丰大地,树木葱茏,万物争荣,我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六月的一个上午,我们局党支部全体成员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造甲乡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我们边参观边听讲解员解说,崔筱斋先生的形象在我心中越来越明晰和高大。
崔筱斋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长丰造甲乡崔大圩人,听老一辈人说,崔筱斋是家中的老大,大家都喊他崔家大少爷,年幼时,每当晨光熹微,别的孩子还在睡梦中,崔筱斋已经拿着书本在读书了,琅琅的读书声跃上枝头,吵醒了沉睡的鸟儿,鸟儿的鸣叫声和他的读书声是村子里最动听的歌谣。崔筱斋刻苦好学,后来到合肥第六师范学校继续深造。1924年春,崔筱斋又来到芜湖工读学校木科学习。他一边学习文化和木工技术,一边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并在芜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全身心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之中。
1925年1月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崔筱斋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合肥北乡开展农民运动。他以教书为名,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他根据青年农民的特点,亲自编写革命歌曲《小放牛》向青年农民教唱。由于崔筱斋坚持不懈地宣传鼓动,广大群众逐渐认识到,只有组织起来才能翻身得解放。1926年四五月间,组织上决定选派崔筱斋等16人前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崔筱斋全神贯注地聆听毛泽东讲授中国农民问题。在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结业后,崔筱斋被派回安徽合肥。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他一度在鸿仙小学任教,并开展学生运动。1930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成立合肥中心县委,统一领导合肥、庐江、舒城、凤台和阜阳等六个县的革命斗争,崔筱斋奉命回合肥,任合肥中心县委委员兼肥北区委书记。
1931年,借纪念国际劳动节,组织双河、造甲店地区的农民协会会员进行游行示威。通过各种渠道在崔大圩秘密建立造枪所,发动党员和农会会员筹款购买枪支。1932年春,组织领导双河集暴动,国民党当局调集大批正规军,妄图扑灭农民暴动的烈火。他带领赤卫队和游击队奋勇抵抗,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后因敌众我寡,只得分散隐蔽活动。8月,他转移到山家岗,不幸被捕。敌人将崔筱斋关在下塘集团防局看守所,敌人严刑拷打,妄图迫使崔筱斋供出革命同志的下落和中共地下组织。在遭到崔筱斋严词拒绝后,敌人又以死相威胁。崔筱斋视死如归,大义凛然,面对凶恶的敌人,慷慨陈词,坚信“革命终究会成功”。
1932年8月的一个深夜,当敌人打开牢门的那一刻,崔筱斋知道最后的时刻已到,坦然迈开大步,昂首前进,一路高唱《国际歌》,并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从容就义,时年36岁。听着讲解员慷慨激昂的解说,我们的双眼都盈满泪水,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有这样一位革命英雄感到骄傲和自豪。
党和人民一直没有忘记我们的英雄,在他的家乡造甲成立了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每年都会有许多人从全国各地赶来纪念他,为他献上花篮。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长丰县庐剧团编写并演出了大型庐剧现代戏《崔筱斋》来纪念我们的英雄。更让我们高兴的是,最近热播剧《觉醒年代》的编剧,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第三编研部主任龙平平就是崔筱斋烈士的孙子,6月18日,龙平平来到合肥市长丰县,看望并慰问大型庐剧现代戏《崔筱斋》剧组全体人员。7月9日上午,龙平平受邀到长丰为长丰广大干部作党史讲座教育,龙平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觉醒时代》: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溯源”为主题,为大家讲述自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觉醒年代》剧中陈延年、陈乔年面带微笑无畏赴死的经典镜头,感动了无数的观众。龙平平坦言,写这段经典镜头的时候,他的脑海中多次浮现爷爷崔筱斋唱着《国际歌》从容就义的场景。龙平平说,“从小听家里人常说爷爷是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的。那时候没有感觉,甚至还不大相信。他说,一个人唱着《国际歌》去迎接死亡,这是怎样的一种信仰?是什么支撑着他?直到我研究党史,才逐渐领会到这句话的分量。”龙平平还说自己的女儿因为看了《觉醒时代》后,就写了入党申请书。女儿说,如果中国再发生100年前的事,她也会像陈延年他们那样,这就是革命精神的传承。龙平平说:“拍《觉醒时代》的初心就是让所有人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适逢建党一百周年,通过学党史教育,我们知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代代都要有崇拜英雄的传统,不崇拜英雄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老一辈革命者坚定地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在生死面前不动摇,不妥协,真正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铿锵誓言,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让红色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