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监护起争执 调解润无声
来源:安徽法制报社 阅读量:10000 2022-01-10 10:25:33

“法律卫士,赤子情怀。”这面锦旗上仅有8个字,背后却蕴含着是一名精神障碍患者申请扶养照顾的曲折故事,同时也折射出调解人员的责任与担当。2022年1月4日上午,此案在调解人员不懈努力和精心斡旋下,历经两轮调解,最终尘埃落定。

王某平今年40多岁,年轻时因受到感情伤害导致精神失常,发病时无民事行为能力,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属三级以上重度精神障碍患者,平时要定时定量服药治疗。之前生活上和年老多病的父亲相依为命,依靠低保金度日。

2021年年初,唯一可以依靠的老父亲也不幸去世了,因家庭财产和存款等分配继承问题等纠缠不清,家人对他不管不问,王某平一下子成了生活上的“浮萍”,他不仅生活上没有了任何人照顾,经济来源上也缺乏保障。另外,还时而滋事肇祸,给社区的和谐稳定增加了风险。

2021年6月份,迫不得已下,生活没有着落的王某平在舅舅于某某的陪伴下,找到合肥市蜀山区南岗镇司法所、综治办,要求两个哥哥履行法定监护扶助照顾的义务。

受理后,经查王某平上有两个哥哥,大哥目前患有小脑萎缩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生活起居还得要由其大嫂照料,家庭生活比较困难。二哥夫妻两人均常年在附近企业打工,工作繁忙,经济条件尚可,只是没有更多闲暇时间。扶养争议在于:大哥二哥两家人围绕其父亲生前留下的20万元存款分配,以及王某平名下和园小区的一套45平方拆迁安置房赠予问题一直争执不休,才导致其弟弟监护扶养事宜一度搁浅。

掌握到第一手资料后,调解人员分别征求王某平及其两位哥哥家人的意见,并安排涉事三方人员到调解庭面对面调解。第一次“圆桌”调解,两家意见分歧,大嫂及其两个儿子坚持利益共享,义务共担,即,房屋及存款均分。而二哥家则要求,事情要来个“彻底了断”,谁家要是承担监护扶养,所有权利就归谁家,撇清其他所有关系,免得以后带来“后遗症”。由于大家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最终闹得不欢而散。

今年1月4日上午,司法所、综治办二次调解邀请了村委会负责人、老公亲舅太爷于某某到庭参与调处。调解人员严正指出,“依据宪法、残疾人保障法等规定,兄弟姐妹有互相扶助的义务,全社会都要关心帮助理解残疾人,残疾人监护人必须履行监护职责,尊重被监护人意愿,维护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禁止对残疾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残疾人”......“权利可以选择放弃,义务和责任不能放弃,本案中,王某平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他的生活安排必须要充分尊重个人意愿,综合考虑到他的往后生活保障问题,对他的财产不能‘一分了之’,更不能以放弃权利为条件和理由而拒绝履行义务,该尽到的法定监护义务必须要切实履行到位,兄弟两家都要力所能及地尽到对王某平法定监护义务”......

历经一天的法治教育、思想沟通,兄弟两家人都认识到各自错误,主动请求承担起照料其弟弟日常生活的责任,并达成和解共识:王某平仍居住在原处房屋,兄弟两家每年轮流承担监护照顾责任,房屋、存款暂时不作分配。至此,这起疑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事后王某平在其舅舅陪伴下给司法所送来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南岗司法所、综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