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安徽银保监局发出相关提示 “代理投诉”“代理维权”潜藏风险
来源:安徽法制报社 阅读量:10000 2022-01-10 16:31:29

近期,部分不法分子以“代理投诉”“代理维权”名义,声称可帮助消费者“全额退保”“修复征信”“解决债务”“全额免息”,怂恿或诱骗消费者委托其代理投诉银行或保险机构。1月5日,记者从安徽银保监局了解到,这些不法分子并不具备法律从业资格,却收取高额手续费,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为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和金融市场正常秩序,该局发出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远离非法“代理投诉”“代理维权”等行为侵害,防范警惕相关风险。

根据提示,目前主要存在三类风险,包括以不法手段侵占投诉维权资源,阻碍纠纷正常解决;危害消费者财产安全,损害正常保险保障;危害消费者信息安全。

据悉,不法分子通常会冒充法律工作者、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工作人员骗取消费者信任,谎称可办理全额退保、逃废债务、修复征信等事宜,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投诉”“代理维权”后,使用编造事实、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手段进行恶意投诉,违背诚信甚至突破法律底线,不仅侵占消费者正当的投诉维权渠道和资源,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阻碍消费纠纷正常解决。在“代理投诉”过程中,不法分子往往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咨询费”,并诱导或欺骗消费者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截留侵占消费者资金,暗藏集资诈骗风险。消费者如受蒙骗退保保险合同,不仅丧失风险保障,未来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此外,还有不法分子取得消费者委托后,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信息、通讯信息、家庭住址、金融账户、保险合同等敏感信息,个人信息存在被恶意使用、违法泄露或买卖等风险。消费者也要防范不法分子以“解决债务”“修复征信”等说辞骗取银行卡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进行盗刷或转账。

非法“代理投诉”“代理维权”等风险隐患巨大,安徽银保监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理性选择金融产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在对金融产品或服务有疑问时,应通过正规渠道提出合理诉求,可以直接与金融机构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行业纠纷调解组织化解,或向金融监管部门反映,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正常渠道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拒绝参与违背合同约定、提供虚假信息、编造事实的恶意投诉。同时,要掌握一定的金融常识,了解金融产品或服务内容,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合适的产品,树立理性消费观念。还要注重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切勿将银行卡、身份证、保险合同等重要单证轻易转交他人,以免被恶意使用或非法买卖,给自身信息安全埋下隐患。

(记者 徐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