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池州市贵池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工作总体部署,以深入实施“治理大提升行动”为工作总抓手,聚焦矛盾纠纷“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努力将综治中心打造成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战平台和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的综合平台,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在组织架构上,贵池区依托区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打造群众来访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平安信息指挥调度中心三大功能区。从职责划分上看,群众来访接待大厅负责对信访事项和各类矛盾纠纷进行登记、审核受理、分流和办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通过聘请政法系统退休老干部担任专职调解员,并吸纳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信访评议团进驻,依托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提升全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能力和水平;平安信息指挥调度中心统筹推进综治信息系统建设、综治视联网建设、“雪亮工程”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建设四个方面工作,依托信息化平台开展应急处突、社会治安防控、网格化服务管理等工作。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贵池区综治中心通过建立实体化运行机制,加强了对区直有关单位力量的整合,在全社会形成了多方参与的局面,实现了矛盾纠纷有效预防、有效分流、有效化解,对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政法满意度以及综治中心知晓率切实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方法
多点支撑强保障,标准化建设“基础牢”。一是明确建设标准。按照国标建设规范制定贵池区综治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从规范机构名称、人员配备、场所设施、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明确建设标准,确定区综治中心“一厅两中心”建设模式。二是落实机构人员。区委编委批复成立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区综治中心”,核定事业编制5名,通过招考、选调方式落实专职工作人员5名,从退休政法干警中选聘4人担任专职调解员。三是保障经费场所。将综治中心建设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投入区级财政资金720.6万元,并且每年安排专项运行经费。按照集中集约原则,归集现有资源为区综治中心调配办公用房,配齐必要办公设施。
▲贵池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揭牌仪式现场
多方整合聚资源,规范化运行“质量高”。一是整合调解资源。依托区综治中心平台,成立池州市首家区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并实体化运行。针对当前矛盾纠纷形势,安排医调委、婚调委专职调解员和区信访评议团成员常驻,旅游纠纷、劳动争议、环境保护、消费纠纷等8个调解组织采取轮驻或随叫随驻方式进驻。各类调解组织确定1名联络员与中心加强联系,与镇(街道)调委会联动协作。二是整合视频资源。依托综治视联网平台,纵向贯通20个镇(街道),横向联通平安建设重点单位,将6000余路公安“天网”和“农村小天网”等视频监控资源接入区综治中心,结合“一村一探头”“农村小天网”、智慧安防小区等项目建设,持续拓展视频数据库。三是整合行政资源。依托区综治中心平台,成立信息化指挥调度中心。区信访局整体、区委政法委和区司法局相关职能科室常驻区综治中心,利用综治可视化视频会议平台远程办公、实时调度等功能,统筹协调各镇(街道)和区直各单位行政力量开展平安建设。
多元联动显实效,实体化运用“效果好”。一是实现矛盾联调。区综治中心通过理顺信访接待、受理分流、跟踪督办、联合调处等机制,实现对各类矛盾纠纷集中受理和快速分流,对重大矛盾纠纷和疑难复杂问题联调联动,推动了矛盾纠纷及时、高效化解。2021年,群众来访接待大厅共接待信访群众389批952人次,其中区党政领导接访65次,接待信访群众75批101人次,解决问题66件。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自2021年10月份成立以来,共受理复杂矛盾纠纷6起,成功调处2起。二是实现治安联防。通过将社会公共视频监控资源接入区综治中心平台,为党政决策、社会治理、行政管理和服务民生提供高质量视频大数据支撑,形成了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三是实现平安联创。通过区综治中心平台,实现对影响全区稳定的重大事项、疑难问题统筹调动力量、统一指挥处置。2021年以来,先后在全国“两会”、建党100周年、十九届六中全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在区综治中心启动战时机制,实行区级日调度,分析研判重点事项,调度解决重大问题,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做深做实
高位推动,注重顶层设计,提高社会治理的前瞻性。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项极为复杂、艰巨、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区情出发,按照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建设的要求,突出高位推动、整体设计、科学布局、分类施策,着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格局,大力推动创新治理,确保社会运行健康良性。2021年3月,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建设平安和谐贵池的意见》及6个配套文件,并以两办文件印发,从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领导包案、区级会商、法治保障六个方面,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以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组建信访评议团等为重点,健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工作机制,将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运行工作列入平安贵池建设总体部署,纳入区委、区政府“治理大提升行动”统筹推进,着力以综治中心建设为牵引,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推深做实。
▲运营综治中心信息化系统调度平安建设重点工作
明确定位,注重机制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性。着力抓好机制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的规范性,围绕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理、科学调理的治理机制,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根治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碎片化、短期行为、政出多门问题,确保社会治理的常态化和长效化深入推进安全隐患排查防治、社会矛盾调处化解、公共安全保障、公共服务等治理体系建设。先后完成了贵池区综治中心群众来访接待大厅、平安信息指挥调度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三大功能区建设,逐步形成了区级综治中心“一厅两中心”工作模式。建立了由区委平安办统一协调,区委政法委、区信访局、区司法局分块管理,相关区直单位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其中区信访局负责群众来访接待大厅具体运行事务,信访局长兼任大厅主任;区司法局负责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具体运行事务,司法局长兼任中心主任;区委政法委负责平安信息指挥调度中心具体运行事务,分管副书记兼任中心主任;区直有关单位轮流派驻工作人员进驻群众来访接待大厅,开展政策解答、信访受理等工作。并通过健全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充实工作人员,全面完成区级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搭建,成为集矛盾纠纷调解、平安指挥调度、信访接待、智能化应用功能为一体的区级“指挥调度平台”。
上下联动,注重凝聚合力,提高为民服务效能。以加强区级综治中心建设为龙头牵引,进一步推动镇、村两级综治中心提标增效,其中镇(街道)综治中心由政法委员具体负责工作统筹,以深化城市街道体制改革为契机,按照副科级建制将主城区街道综治中心机构编制实现实体化,同时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和矛盾纠纷调处“两中心合一”,指挥调度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调处、心理咨询、信访稳定、群众服务等工作,切实发挥实战功能。村(社区)综治中心采取“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网格”模式建设,设立视频监控、矛盾纠纷调处、心理咨询、平安建设接待窗口“三室一窗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区20个镇(街道)和219个村(社区)均已实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三级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网格体系基本建成,着力把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贵池区委政法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