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张“法治处方笺”上都有一串数字编号,接诊对象的姓名、联系电话、诉求以及“法治医生”提出的处理建议,一一在列。1月18日,记者获悉,“法治处方笺”的出炉,是涡阳县“法治门诊”开张一年多来又推出的新举措。
涡阳县陈大镇“法治门诊”有5名“医生”,来自安徽黄淮海律师事务所的张涛律师是其中之一,自“出诊”以来,他为村民化解了多起疑难杂症。尹庄村有一名70多岁的老太太,膝下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却遇到了赡养难题。在多次调解无效后,张涛免费帮老人打官司,用法律维护了老人的合法权益,对其他村民也起到了法治宣传教育的作用。
每次看到问题解决,村民们的脸上重新绽放出笑容,张涛的心里也觉得暖暖的。可有一件事却让他感到头疼。张涛告诉记者:“以前,处理完一起矛盾纠纷,就要向司法所提交相关资料。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格式,大家上报的材料五花八门,其中不少是无用功,耽误了大量时间。”
针对这个问题,涡阳县司法局在陈大镇试点“法治处方笺”,方便“法治医生”开展工作。所谓“法治处方笺”,就是由县司法局统一制作的法律文书,栏目设置齐全,操作简单,不仅节省了“写病历”的时间,提高了“接诊”效率,还能规范“法治医生”的书写格式。“如果是一时半会无法给出解决方案的,就要在‘处方笺’上标明跟踪处理,及时反馈处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张涛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这一创新举措的便利。
除此之外,涡阳县还以此为契机,深化“法治门诊”工作,加强“法治医生”的监督和管理,明确到村服务的频率和时间,并将日常表现运用到年终考核中。
据了解,2020年10月起,涡阳县探索成立“法治门诊”,目前全县383个村(居)已实现全覆盖,“法治门诊”将各类法律服务资源聚合起来,为群众提供包括法律咨询、纠纷调处、普法、公证、法援等在内的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形成电话随时“询诊”、实地半月“接诊”、突发情况及时“巡诊”的法律服务新模式。
(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马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