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上午,合肥市蜀山区南岗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一班人正在紧张忙碌着,在调解人员协同努力下,一起时间长达2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一纸协议解决,张某与沙某终握手言和。
近年来,随着南岗产城融合提速升级,工业园区入驻企业106家,生态休闲区入驻园林企业50多家,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劳资纠纷、合同管理、劳动用工、安全生产、损害赔偿、环境污染等问题时有发生,为破解这一难题,2021年初,南岗镇探索建立了“法援领航、源头治理、矛盾联调、综合发力、管服全程、优质高效”的镇域法律服务体系,打造法治惠民升级版。
在工作上聚焦重点,拓展服务空间。在镇村两级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室,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申请流程,直接提供“零门槛”法律援助服务。组建农村“三变”改革法律服务团,超前介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涉农事务,帮助当事人完善法律文书和经济法律行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遇到的矛盾纠纷进行全程代理,为农民务工合同、农村土地转包、租赁、使用权入股合同等各类农业合同提供起草、审查服务。精心指导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拆迁安置、房屋征收、土地补偿、婚姻家庭、相邻关系、物业管理、信访矛盾等工作中发挥好专业优势,切实做到能援尽援,应援尽援。
在办事流程上“做减法”,构建绿色通道。“过去遇到法律问题东奔西走,不知该找谁,找律师还得要往市里跑,现在不一样了,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律师为咱们老百姓服务,还不花一分钱,真好!”说起前后变化,侯店村的满广明由衷称赞。在方便群众办事上,该镇按照 “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对申请办理的法律援助事项,根据轻重缓急分类处理,为重大案件、群体性案件等特殊案件和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低收入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军人军属等特殊受援对象开通“绿色通道”,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工作流程,切实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
在提质增效上“做加法”,增强群众获得感。在镇村、企业、单位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点,推动法律援助工作向基层延伸、向行业拓展,全镇共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点11个。开通“12348”法律援助专线,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安排志愿者、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轮流在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值班。探索“互联网+法律服务”,建立镇村组三级基层法律服务工作QQ群、微信群,拓展受理咨询、申请与投诉渠道。整合律师、“乡贤”“五老”“两代表一委员”等法律援助服务资源,创新成立“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团”,编制法律援助志愿者名册,建立资料库,制作公示栏,受援人可根据掌握情况自主选择服务团人员承办案件,提升法律援助工作的透明度和满意度。
在机制体制上做乘法,变“坐等”为“下沉”。协调律师事务所与全镇6个村居分别签约对接,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在不断提高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知晓度的同时,改变过去坐等群众上门寻求法律援助的被动做法,利用“三月综治宣传月”“党员联系群众集中走访”“送法下乡”等各种活动,协调法律顾问定期深入村(居)为群众提供纠纷调解、咨询解答、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服务。制作便民服务公示牌,将法律顾问、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及联络员的执业证号、联系方式、服务内容、工作职责、监督电话等内容予以公示,接受群众咨询和监督。
2021年下半年至今,南岗镇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9 件,比上年同期增长42%;办理各类业务22件,受益群众2000余人次,上法治课8次,参与法治宣传15次。
(南司所 综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