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望江县长岭镇为破解村级产业项目分散、规模小、效益低,辐射带动贫困群众能力弱的瓶颈,紧紧围绕“富民强镇、产业优先、工业立镇”的发展思路,长岭镇党委政府竭力整合各方资源,倾力打造长岭镇扶贫产业园,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整合产业扶贫资金,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场地。长岭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薄弱,扶贫资金管理单一,风险性高,针对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长岭镇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融合资金创基地”的思路,强化扶贫资产的效益发挥,从2019年起,长岭镇整合扶贫及乡村振兴衔接资金8000万元、部门项目资金550万元、镇财政自筹资金1500余万元等近亿元建设长岭镇扶贫产业园,倾力打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集中区。产业园采取分期投资建设的方式,一期工程利用原已征用的110亩中50余亩,整合投资2261万元,共建成标准化厂房7栋、建筑面积约为16900㎡;二期工程占地64.77亩地,投资2191万元,建设1栋单体建设面积为14000㎡和1栋2800㎡的标准化厂房及辅助配套设施;三期工程征地60余亩,整合投资3465万元厂房正在建设中;四期工程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一栋6层多功能厂房,两栋3层多功能厂房,共计18000㎡,计划十四五期间建成12万平米厂房。
整合纺织服装资源,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支撑。长岭镇共有纺织服装企业5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家,但由于受到场地、配套设施、安全隐患等各方面因素制约,纺织服装企业经营无法做到规模化。长岭镇紧拎服装产业 “集散成片”,围绕纺织服装工业集中区建设,打造集体经济发展试验地。扶贫产业园的建成,彻底解决了服装企业的“场地之急、消防隐患、交通瓶颈”,同时园内做到“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网、通气、通路和土地平整),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并有一栋可容纳300多人住宿的6000㎡公租房,能为纺织服装企业务工者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长岭镇劳动力3.9万余人,年均外出务工人数2.64万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扶贫产业园入住企业招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已成功引进隆盛制衣、盛瑞纺织、创秦纺织、瑞祥纺织等10家纺织服装企业落户园区,可吸纳近1000人就业,带动贫困户300余人就地稳定就业。
整合资金管理模式,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效益。长岭镇扶贫产业园立足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经镇村协商共建,采取股份制经营,在长岭镇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成立了安徽省丰盈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确定17个村为公司股东,并通过合同明确17个村资产产权归属,按照出资额比例进行集体经济资金收益分配,起到了“富脱贫户个人,强村级集体经济”作用,公司聘请专业团队负责产业园的运营管理工作。长岭镇严格按照《望江县扶贫资产管理操作细则》要求,及时对已建成厂房进行资产确权登记,并以各村投入资金的占比计价登记入账,建立《项目管理台账》和《资产管理台账》。园区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方式进行租赁,带动了群众增收,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21年,长岭镇扶贫产业园实现产值7亿元,利税1500万元,带动300多人就业,按照6.5元/㎡的厂房出租资金标准,全年17个村村级集体经济累计增收约500余万元,各村按照6%资金投入实现村级经济增收,最高的村在园区年集体经济增收达35万元左右,最低村年集体经济增收达20万元左右。
整合资金作用发挥,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价值。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扶贫产业园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入账后,各村将一部分资金开发公益性岗位,为一部分脱贫户提供稳定就业,充分保障了脱贫户稳定脱贫;为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各村因村施策,投入部分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着力解决群众要求最迫切、生产生活最需要等方面的困难问题,乡村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提升。目前,长岭镇扶贫产业园已初具规模,成功获批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长岭镇整合资源打造村级经济发展“样板点”的做法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真正成为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同步”“创业与就业共舞”“脱贫户与村集体增收共享”的载地,“建强扶贫产业园,引回返乡创业者,带动贫困就业者,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为新时代长岭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口号,是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
(童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