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启动
来源:安徽法制报社 阅读量:10000 2022-03-15 16:20:59

当前,全省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是农资产品销售旺季,也是假冒伪劣农资案件的高发期。3月4日,省农业农村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联合印发2022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启动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针对突出区域、重点农资品种和农资供应重点环节,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保障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为稳定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奠定坚实基础。

专项行动针对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地膜、农机等重点品种,对近年来在国家和省级抽查中暴露问题较多、新闻媒体曝光较多、投诉举报较多的地区开展重点整治,遏制假劣农资高发多发态势。重点打击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省市县交界区农资门店的不规范经营行为,农资下乡“忽悠团”、流窜式上门推销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严格落实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制度,依法查处生产销售禁用农药、假劣兽药违法案件。

在生产环节上,将严厉打击“黑作坊”“黑窝点”等生产环节违法违规行为。在流通环节,紧盯流动商贩,点对点推销包装标签不规范农资产品。健全农资流通网络,鼓励发展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在销售环节,突出以经营门店、网络电商平台、面向用户直接兜售等销售渠道为重点的销售环节的查处。确保农资市场稳定有序,为春耕生产和全年粮食丰收保驾护航。在使用环节,做好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培训,提高识假辨假、联户联保、投诉举报和消费维权能力。

实施方案还明确了工作任务,要求结合我省农资打假重点工作,重点围绕春耕急需必备物资,以明查暗访等形式迅速开展春季巡查检查,多方式多途径排查问题隐患,规范农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积极畅通农资销售渠道。严格落实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针对“伪劣化肥制售”等问题,即日起农业农村、市场、公安等有关部门联合对化肥生产企业、经营(网)店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从重从严从快打击伪劣农资制售行为。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瞄准种子质量不合格、农药隐性添加、肥料有效成分不足、假劣兽药饲料、地膜不符合标准等突出问题,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将多次抽检不合格、群众投诉举报多、问题突出的生产经营主体和产品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扩大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种类、批次,增强监督抽检针对性、精准度。落实监督抽查结果通报、反馈和共享机制,及时发布农资消费警示信息,迅速查处不合格农资产品,严防假劣农资流入农业生产领域。

保持农资打假高压态势,强化行刑衔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严肃查处。对线索明显、事实清楚的案件,提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并追究刑事责任。严查重处一批跨地区、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严厉查处非法经营的组织者、获利者,彻底掐断农资违法犯罪活动利益链条,确保生产经营秩序稳定,保障农民用上放心农资。重大典型案件及时对口上报。建立健全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基本实现辖区内所有农资生产企业、经营门店建档立卡。探索建立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红黑榜”制度,鼓励行业协会和第三方机构开展信用评价,充分发挥信用体系的正激励和硬约束作用,引导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增强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推进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信用状况与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申报、资格审查、评优奖励等全面挂钩。建立健全种子、农药、兽药等主要农资产品电子追溯制度,有效提升农资监管信息化水平。

(记者 徐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