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蚌埠监狱连续35年无罪犯脱逃
来源:安徽法制报社 阅读量:10000 2022-03-22 18:53:47

近年来,蚌埠监狱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坚持“学史力行”,全面构建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监狱民警队伍,为监狱持续安全稳定提供队伍保障。截至3月21日,蚌埠监狱已实现连续35年无罪犯脱逃,创全省监狱系统防逃工作新纪录,位居全国前列。

矫治攻坚凝力聚心

“以前,我太喜欢钻牛角尖了。现在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改造也特别有动力……”1月30日,春节来临之际,蚌埠监狱为高某等5名改造表现突出的服刑人员发放了“改造大礼包”,鼓励他们坚定改造信心,踏实改造。服刑人员高某接过“改造大礼包”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服刑人员高某,因故意杀人被判死缓限制减刑,在蚌埠监狱限减监区改造。他性格偏执,多次与同犯发生争执,并自伤自残,被列为挂牌攻坚犯。为帮助高某积极改造,监狱安排专职心理咨询师和管理经验丰富的民警,成立个案攻坚转化小组。经过长达两年多的个性化矫治,高犯的改造态度明显改变,与同犯的关系逐步缓和,走上了积极改造的道路。

高某的成功改造是蚌埠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一个缩影。“改造人的工作就是要有一个股子扎根的劲,就像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蚌埠监狱党委副书记、监狱长胡朝林说,“唯有从内心激发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唤醒迷失的灵魂,才能实现监狱的长治久安。”

实战演练练兵聚力

“指挥中心,指挥中心,AB门通道内一辆货车经生命探测多次报警,申请车辆退至C门内开厢检查!”去年9月10日,蚌埠监狱开展了一场不打招呼、直奔主题式的服刑人员藏匿车辆脱逃实战演练。

一阵尖锐的报警声后,驻监武警官兵、全体机关民警迅速集结,赶往监管监区A门外布控。在指挥中心统一调度下,各小组密切配合,果断处置,将藏匿在车厢内的服刑人员迅速制服。此次演练主要目的是考验指挥中心应急能力、监管监区车辆安检异常处置能力和机关民警应急集结能力。

疫情防控形势下,常态化封闭执勤以来,蚌埠监狱从实战出发,坚持“一周一练”,常态化开展“服刑人员夜间突发疾病”“就餐现场矛盾引发纠纷”“服刑人员藏匿脱逃”等应急演练,围绕“三大现场”管控、队列指挥、无名册点名、听音辨人等基本功,开展勤务规范、警体技能等练兵考核,力促战训一体、工训结合,全面提升民警素质能力和队伍应急实战能力。

夜校讲堂学习聚智

为教育引导监狱民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拥护“两个确定”,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帮助青年民警在封闭执勤中善学习、勤思考、提升素质能力,蚌埠监狱自2020年3月起推出了青年民警“夜校讲堂”学习平台。如今,每周四晚八时,“夜校讲堂”准点登场,已开课100余场,150余名监狱民警走上讲堂当老师,“夜校讲堂”已成为监狱民警成长的“自我修炼场”。

“夜校讲堂每期课程都很实用,这里有党史故事分享,有感动人物宣讲,有业务技能比武,有压力管理心理辅导,不仅能学习理论知识,掌握业务技能,还能愉悦心情、释放压力,让我收获颇多……”来自限减监区的青年民警丁玉林说。

在“夜校讲堂”平台,监狱将党史学习教育等思想政治课,与教育改造等业务技能课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民警政治执行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判断力。与此同时,监狱还组织民警进党校、进军校、进高校,不断深化“四校融合”举措,拓宽民警视野格局,多层次、宽领域开展专题培训,提升队伍综合实力。

监地共建融合聚能

1月14日,监狱组织民警赴蚌埠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观摩学习,现场观看了“安徽公安指挥调度系统”“蚌埠市公安局北斗警用位置资源服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运用,并召开联席会议,开启了第二轮“两警”挂职选派工作。

近年来,作为“监地融合”的主阵地,蚌埠监狱与蚌埠市公安局深化“两警”合作,不仅在科技强警、信息化应用上深度对接,实现资源共享。而且,分批次组织监狱民警到公安派出所等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学习挂职单位的优良作风和先进经验。此次联席会议后,监狱将每周选派一名指挥中心专职民警赴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跟班学习,深入学习借鉴公安机关指挥体系的高效处置流程,并转化为实践应用。

此外,监狱党委聚焦长远发展,将监狱工作积极融入地方发展大格局,与蚌埠市公安局、武警蚌埠支队、安徽财经大学等十余家单位合作共建,探索建立党建共融、安全共筑、宣传共促、防疫共联、队伍共进、发展共享等“十项联动”的监地融合工作机制。

蚌埠监狱党委书记、政委朱守武说:“实现35周年无罪犯脱逃,是几代蚌监人的努力付出换来的。我们要学史力行,进一步汇聚多方力量,树立‘大安全’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在监地融合中实现优势互补,合力共筑监管安全的铜墙铁壁,守护社会发展的一方安宁。”

(通讯员 吴柯均 张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