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交通事故路面快处率达到85%以上,接处警时间同比提速19秒;围绕重点拥堵道路节点治理,建设22个可变车道系统,高峰期排队长度最高降低21%……3月10日,记者从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根据高德、百度地图中国主要城市道路交通健康指数榜显示,合肥市城市交通健康指数排名持续上升,拥堵排名逐年下降。
在交通感知方面,合肥交警部门建成交通大数据资源中心,实现交通感知信息一屏显示,全量设备可视、可管、可控。截至目前,共接入设备12819套,累计采集机动车、非机动车违法基础数据427万余条;搭建市区3条高架道路智能管控,实现交通流量、事件等实时感知分析,信号联网动态调控,助力保主线畅通、高峰分流;围绕重点拥堵道路节点治理,建设22个可变车道系统,高峰期排队长度最高降低21%。
为缓解道路通行压力,合肥交警建设信号配时中心,组建专业信号优化团队,实现对路口视频数据动态采集和分析,交通信号分类管理、精准施策。截至目前,完成了全市2380个路口建档,942个重点路口信号单点配时优化、14条干线路段绿波优化和4区域71个路口的协调优化,516处路口右转信号管控方案优化,优化后干线通行效率提升7.8%,瓶颈路口停车延误降低12%。
道路交通通行情况瞬息万变,为更加精准了解路上情况,2021年,合肥交警搭建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平台,开发了88类176个功能应用,整合接入全市2901名执勤警力、196辆警车、2725台对讲机、910部4G执法记录仪等装备视频图像和定位信息,实现接处警、预警信息全流程数字化流转处置,指挥中心可在一张图上实现警员定位、警情派处、视频调阅、路况监测,精准快速指挥。2021年,全市城区交通事故路面快处率达到85%以上,接处警时间同比提速19秒。
为提高实时警情处置效果,合肥交警引入创新AI能力算法应用,融合视频监控资源,实现对交通异常、交通违法、设施故障等37种交通事件和违法行为的24小时自动巡检,形成事件警情发现、反馈、处置的闭环流程,提升了整体警情处置效率。
在科技服务实战中,合肥交警建设交通大数据中心,深化大数据实战应用,融合汇聚交管业务及部分交通运输部门的业务数据,完善交通数据资源目录,实现合肥市交通运行动静态信息、交管部门管理决策信息的统一存储和管理。助力交通堵点挖掘分析,监测道路拥堵态势,分析拥堵规律,从堵点定位、堵因分析、治堵方案、效果评估四个方面形成交通拥堵治理闭环。
在持续优化交管服务中,交警部门建设交警微信公众号服务大厅,构建交管业务互联网服务统一“窗口”,实现了电动车上牌申请、车驾管业务预约、一键挪车、停车诱导、城市道路施工信息发布等5大类23个常用交管业务办理。
截至目前,微信服务大厅累计服务约461.9万人次;其中采集拖车、报废车信息2.75万辆,发送车主短信2.98万条;接受车驾管预约41.5万人次、违法预约84.9万人、电子通行证申请5.9万次,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302万辆。
(通讯员 合交宣 记者 李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