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马鞍山雨山区:平安“追踪”严守“输入关”
来源:安徽法制报社 阅读量:10000 2022-04-06 14:35:00

“您好,请问是…吗?我们是马鞍山市雨山区政府的,请问您现在是在……”7个人,7部电话,三个房间,问询声此起彼伏,每一条来(返)马人员的路径信息都会实时出现在平安马鞍山疫情案卷处置子系统上,而雨山区综治中心平安办的7名志愿者的工作便是追踪这每条路径的准确性,核实信息辅助“外防输入”管理。

“落地查人”严格“外防输入”

平安办的志愿者路先生原是工作在南京市江宁区的医护人员,由于疫情防控原因,住在马鞍山的他选择加入本地疫情防控队伍,支援会展中心,待疫情好转后又主动参与了平安马鞍山的信息追踪工作。“每天我们都要对重点人员进行关注,核实他们的路径信息,督促来马、返马人员主动隔离并进行报备,信息反馈后,上级系统还将进行跟踪,以确保外来信息不遗漏。”路先生介绍。

与他同一办公室的志愿者钟先生和褚女士面前各有一部座机,随着鼠标下移,他们对来(返)马信息进行一条条梳理。

“这些外来人员的信息中,有不少是大货车司机,我们除了询问路径外,还会问对方是仍在马鞍山还是已离开,如果在马鞍山的话是在家还是在工厂里,还有些司机会告诉我们人在车里,那我们就会询问车停在哪个位置。”志愿者褚女士说,很多大货车司机非常配合,说只要是这类电话都会接,积极配合信息核查。

区级路径信息兜底

“有些地址不熟悉,我就会把它记下来,后面处理的时候就方便多了。”志愿者林女士和蔡女士合用一张办公桌,两人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着一些地址所属管辖区域。由于志愿者们使用的是区兜底账号,所以核查的信息大多是过路信息,或是厂区、园区信息。志愿者们平均每人每天至少拨打400余个电话核对信息,从早八点到晚八点,一天下来眼睛酸涩,颈椎僵硬,嘴巴无味,可他们面对防疫网格化最后一道防线数据库,又不愿轻言休息。

社区网格员严守信息“最后一公里”

“每看到一条本社区的来马、返马人员信息,我们都要联系对方,问清对方是从哪个省市返回,具体住址、同住几人以及疫苗接种情况,并告知来(返)马人员及同一户人员最新管控政策。随后网格员会通过微信或者上面的方式,收取该来(返)马人员的行程码和48小时核酸报告。”佳山乡春晖社区的网格员谢祖坛边说边打开平安马鞍山的手机客户端,不断刷新,以备第一时间掌握社区最新来(返)马人员信息。她需要赶在来(返)马人员未抵达之前,向其家人发放承诺告知书,并在人员到家后,第一时间上门与之签订居家隔离和健康监测承诺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信息形成闭环管理。

“平安马鞍山疫情案卷处置子系统是从2020年疫情爆发时启用的,两年多来一直承担着疫情防控的相关职责。各级专员限时联系到人,据实核查,一旦发现涉疫情有关情况,则会及时报告雨山区疫控办、区委平安办。”雨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臧宁介绍,从3月13日至今,平台已处理47700多条信息。目前,区兜底账号、乡镇(街道)、村(社区)及雨山经开区的平安马鞍山平台运转正常,每日网格员信息核查办结率已达到98%以上,区委平安办均及时结案上报,做到闭环管理同时积极协助区疫控办、区疫控各专项组核实相关人员信息。

(夏丽娜 萧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