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4月4日,太和县开展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面对形势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太和县中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们严格落实上级安排部署,闻令而动,向“疫”而行!
太和县中医院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为疫情防控凝聚强大力量。医院召开“大规模核酸采集动员会”,在医院领导班子的统筹协调下,全院上下统一调配,紧急组建核酸检测队伍,全力保障县域内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全院核酸检测、物资调配平稳有序,700多名医护人员每日轮番下到130多个采集点工作,检验科日均检验量达十万份,为全县人民的生命健康撑起“保护伞”。
该院医务人员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逃避”二字。太和县中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们接到通知后纷纷奔赴一线,立即投入到核酸检验工作中,彰显着中医院人的责任与担当。时间紧,任务重。医护人员每天都只是匆匆扒上几口饭菜就开始了一天的核酸检测,有些甚至来不及吃饭,手里还拿着刚刚分到的盒饭就匆匆赶到广场上的集合地,前往自己的“战场”。在核酸检测现场,该院医务人员一刻不停地在工作着。
高温的天气,严格防护的要求,长时间“捂”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为了节约宝贵的防护物资,他们一直坚守岗位,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全力以赴投入到防疫一线中。他们两人一组配合着,录入信息、取样、封存、消毒、再录入信息、再取样…虽然看不见他们专注的神情,却能感受到他们敬业的精神。一个,两个,十个,百个……各医共体也紧急抽调医务人员支援抗疫。检测现场分工明确、衔接紧密,居民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引导下,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前后保持一米间距间隔排队,依次进入采样区。
在前来检测的居民中,有牙牙学语的孩童,有青春勃发的学子,有人到中年的家庭顶梁柱,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很多居民由衷地说:“我们还好,现在医务人员是最辛苦的,感谢他们的付出,我们要积极地配合好他们!”
为做好院内防控,避免医务人员核酸采集时出现感染,该院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核酸采集院感防控监督员”队伍,分别深入到各个核酸采集点督查现场防控情况,指导核酸检测人员标准操作和现场人员有序排队,确保各个核酸采集点严格符合防疫要求。傍晚开始,各个核酸采集点的人员完成采集任务返回医院,人员、车辆、物品都要经过严格消杀,为医院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筑牢“金钟罩”。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核酸检测好像只有三个步骤:采集、送检、出报告。殊不知每一份正确的报告后还要有检验师的汗水。检验科副科长曹科峰表示,目前检验科24小时昼夜不停轮班检测,日均检测数量达10万份左右。面对堆积如山的标本,太和县中医院的检验人不分昼夜,争分夺秒,在密不透气的防护服里,汗水一遍遍浸湿衣衫!
全院核酸检测队伍平稳有序运转的背后,还有一群经常被忽略的人,他们就是来自于职能科室的整理发放物资人员。这个疫情防控的“大后方”,并不仅仅是收发物品那样简单。每天早上七点多,工作人员就已经开始按照规定份额分装咽拭子采样器、采集管、防护服等各类用品。当天所需物资准备好后,往往已经到了中午。随后又按小组将物资运送到各个大巴上,为核酸检测做好扎实的后勤保障。当采集人员返回医院后,他们还需要将今日未用完的经消杀后的物资重新分类,以备第二日使用。当所有的队伍返回后,往往已经到了深夜。从天亮奋战到深夜,他们是默默无闻又不可或缺的一群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他们这样表示。
该院感退休多年的许福顺在这一特殊时期也加入了疫情防控的队伍。她认真地将物资分类装好,连地上掉落的一根扎条都仔细地捡起投入到对应的箱子中。她用一名经验丰富且艰苦朴实的老院感人的精神带动着我们新一代年轻的职工,在这一时刻,新老两代的中医院人心连着心,共同为全县的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逆行,方显初心。疫情让太和按下了暂停键,太和县中医院全院党员干部职工“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爱与担当筑起了一道道疫情“防火墙”。微光如炬,战疫必胜!
(闫景文 记者 聂学剑)